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於周二(22日)在少見實體舉行的法說會上指出,與日本SBI控股的半導體晶圓廠合作案未能繼續下去,主因在於日本經濟產業省(相當於我國經濟部)補貼政策要求,力積電需擔保可能只有少數或沒有股權的新廠得連續十年量產,致使力積電有違反台灣證交法的風險。其次,SBI無法提出可行的新廠籌資、行銷等營運計畫給力積電做投資評估,「沒有資料就無法評估,沒有評估就沒有投資」,因此力積電董事會決定停止評估這項合作案。黃崇仁強調,日本合作案之所以未成,在於「日本政府的態度及要求,我們無法承擔,這與誠信無關」。
日期:2024-10-22
提到「大戶」,大家可能會想到那些在股市裡有著大把資金的投資者或機構,他們的買賣行為往往影響整個市場。聊聊「大戶」這些資金雄厚的投資者,在市場中的運作方式,幫助小資族和投資新手提高勝率,一起學習如何掌握大戶操作的邏輯思維!
日期:2024-10-22
10月ETF除息秀,本周進入最後六檔開獎,受惠上周台積電第三季與全年業績火爆激勵下,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00904) 21日除息開盤後即秒填息達陣,成為10月除息台股ETF中,最快完成1日填息的科技型ETF。除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外,其他10月已參與除息ETF,包括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台新永續高息中心(00936),其中00934也在3天內就填息。
日期:2024-10-22
編按:「為了省錢,大賣場一條吐司,我可以吃一個禮拜!」從小窮苦度日,為錢所苦的孫太,以ETF做為核心持股,存股千張00878、42歲提早退休,年股息收入200萬,她如何做到的?
日期:2024-10-22
「我只是想好好的存股,長期持有、領股息,但手上的幾檔股票今年都變成飆股了還是決定先賣一些股票先獲利入袋,不過又有一個問題,我怕賣了錯過後續漲幅,不賣又擔心股價會突然跌下來…」
日期:2024-10-22
現今社會有許多人看似擁有高收入,過著光鮮亮麗的生活,但其實可能陷入了「精緻窮」和「月光族」的財務困境。存不了錢除了收入有限、慾望無窮,也因為物價房價高漲,長遠的財務規劃太遙遠,還不如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和享受的心態所影響。結局就是沒有足夠的存款或資產,財務壓力迎面而來。其實,這些問題與財務管理能力,就是「財商」的高低。
日期:2024-10-22
儘管大牛股鴻海(2317)今年股價已經翻1倍,但摩根士丹利(大摩)仍將其列為今年第4季投資首選,目標價訂為270元,意謂還有近3成的上漲空間。而有網友翻出綜藝大哥張菲過去曾喊話,「鴻海可以到150元、甚至200元,千萬別亂賣」,投資眼光相當精準,以其手上持有上千張計算,市值已經超過2億元。
日期:2024-10-22
作者遠藤洋1987年生於埼玉縣,今年36歲,9年前還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目前是專業投資人、自由工作者,主導投資社群群組ixi。遠藤就讀東京理科大學的三年級暑假,決定做一件新的事情,於是將當家教打工存下來的錢當作本金,在完全沒有知識的狀態下開始投資,結果短短兩周就賠光(更曾有一晚就噴掉800萬日圓的紀錄)。親身體驗到「與其投資知名企業的股票,不如投資小型股」,「與其分散投資,不如集中投資」,其實才是真正的低風險、高報酬。大學畢業後,雖進入有前景的創投企業工作,但仍然決定用投資所得的資金為資本,在26歲時獨立創業。服膺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自創「1年內股價會漲3倍以上」的完全打擊公式,集中投資於小型股的風格,一年最大獲利達到600%以上,1支個股的最大投資收益1200%以上,達成了「即使只投資一支個股,也能獲取破億」的報酬。他33歲時就財富自由,現在一年有200天都在旅遊,人生自由最大化。在新書中,他以自身的投資經驗、68個QA形式,教你學會挑出穩賺股,不管你是投資小白、想進階的存股族,還是總賺少賠多的老手,都能培養讓獲利放大翻倍的驚人選股力。
日期:2024-10-21
我想這陣子有投資美債ETF的雪友心情應該都差不多吧?!看到美債ETF在FED宣布降息後不漲反跌,而巿值ETF 0050、006208在從V轉或W轉上來的心情應該五味雜陳吧?特別是將巿值ETF賣在剛反轉向上的雪友今天(10/17)看到台積電公布大利多的消息,心裡會覺得很嘔吧!
日期:2024-10-21
台灣生技產業發展至今,還有再進一步突破的機會嗎?《今周刊》在10/14舉辦生技醫療論壇,與幾位前輩應邀討論這個議題,我想在這個專欄談談一些心得。
日期: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