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9月份為止,國內ETF規模新增8,790億元,總計規模超過了3兆元,而其中債券ETF今年的規模就大增4831.5億元,佔今年新增規模的將近55%,而且其中有近98%都是增持美債及投資等級債,真的是沒有想到台灣投資人的偏好,已經從股票轉往債券型的投資商品。就連知名的證券分析師也在近一個月兩次購入美債20年的ETF,一口氣砸了4000萬。這不禁讓許多股票投資人感到疑問:「債券真的比股票值得投資嗎?」、「現在買債券真的適合嗎?」。
日期:2023-10-25
兆豐金10月24日出現重大消息。去年兆豐內部增資救產險,睽違了8年,今年宣布要3.5億股現金增資,也就是說要靠50萬股東來救了。
日期:2023-10-25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為台灣首檔台股月配息型ETF,憑藉「月月配息」以及成分股為100%電子科技類股,自今年6月掛牌上市後,僅4個月已成為不少投資人的心頭好。00929掛牌之初股民只有1萬6674人,經歷4次配息,規模已突破900億元,最近一次、第4次除息日為10/24,每單位配息0.11元,而除息當天以17.17元開出,一度站上17.24元,最後在17.22作收,相較10/23的收盤價17.13,達成「除息首日就填息」。
日期:2023-10-25
近期上市櫃金融股已公布前三季自結獲利,成績如何? 高股息ETF吸「金」功力同樣可觀,不少存股族蠢蠢欲動,《今周刊》專訪存股達人股海老牛,解讀金融股後市。
日期:2023-10-25
定期定額金額或者比例因人而異,對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每月投入的費用通常不要超過月可支配收入的25%。對於很多新人來講,投資理財常常是懵懵懂懂中開始,莫名其妙地結束。說懵懂,是因為很多新人初入投資市場的時候都不太懂,總是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比如聽了銀行理財經理或者身邊某個過來人的建議,然後就做了決定。說莫名其妙,是因為大部分新手在投資理財的道路上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比如一陣大跌馬上自亂方寸,或者短期收益不盡如人意就立即想逃離……不管是哪種反應,其實都是情緒化投資的表現。對於新人來講,情緒化投資絕對是理財最忌諱的,對賣出是如此,對買入更是如此。
日期:2023-10-25
我開始在夜市擺攤賣飲水機,回想破產的原因是什麼?為何自己不想離開投資市場,卻一次次的把自己推向破產狀態?我期望時間自由、有財富所以進入投資市場,卻又因為破產、負債而上班,這裡面一定有什麼盲點我沒有看到,因而不斷出現障礙。
日期:2023-10-25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10-24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