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酸存股領股利是左手換右手,沒填息就等於自己掏錢給自己,還要繳所得稅與健保補充保費,真是傻得徹底。
日期:2024-01-17
常有一些朋友會問:「學K線分析要先學什麼?」我總是回答:「學當一個畫家!」,這時就會看到一個兩眼發愣、滿臉充滿疑惑的人在我的眼簾出現,看到這個景象,我就會用更加肯定的語氣說:「沒錯,就是先學會當一個畫家。」
日期:2024-01-17
作者任職於會計事務所的時期,他雖擁有令人稱羨的薪水,但當時的他不是真正的富人;後來成為明星講師,所得屢創新高時,他也還不是真正的富人。直到他發現自己為了賺錢而淪為工作機器,他便下定決心改變生活方式,結合會計知識與之前的投資經驗創造了「富人公式」。現在他提倡「打造被動收入的富人公式」,提早實現財務自由。他認為,成為真富人的過程,最重要的是「領悟」與「設定方向」,因此需要明確區分資產、負債與所得,以及重新思考對於富人的判斷標準,再設定邁向富裕的目標。本書是他後悔沒有早點知道致富方法的深切體悟,也是傳授子女的富裕祕密,更是能帶領眾人通往幸福人生的導航。
日期:2024-01-17
去年在輝達、微軟等美股「科技七雄」大漲帶動下,拉抬了相關美股基金表現;然而,觀察經理人的主要持股清單,近半年來,已悄悄出現一些變化……。
日期:2024-01-17
2022年8月除息後,有粉絲朋友發現小車領股利為主的核心持股,開始納入高股息ETF,紛紛好奇為什麼不買金融股了呢?由於升息利多的消息發酵,金融股自2021年尾至2022年股市瘋漲了一大段,導致原本物美價廉的股票變得貴鬆鬆,也讓每年固定在八月中除息後加碼的小車傷透腦筋,到底該繼續買金融股,還是轉戰高股息ETF呢?最終的選擇與理由且聽我娓娓道來吧!
日期:2024-01-17
台灣投資人對高息ETF相當狂熱,但主動式基金中,亦有不少值得關注標的。多重資產、平衡型基金,在不確定性高的環境中,也是有機會同時創造息收與績效的投資工具。
日期:2024-01-17
編按:當金融股的殖利率優勢不再,該如何讓資產持續增加?作者「小車X存股實驗」在面臨2021年尾,金融股受到的升息影響,而價格起漲後,擔心中斷持續投入資金的複利效果,決定展開一場「ETF實驗」之旅。小車分享如何藉由金融股和高股息ETF,在過去兩年內,將資產從475萬增加至704.5萬元,並將年化報酬提高至17%!
日期:2024-01-17
官股獲利王兆豐金(2886)去(2023)年辦理現金增資,拍板以申購價33元現增3.5億股,預計將募資115.5億元。而周三(1/17)至周五(1/19)將開放申購,投資人可望把握機會參與抽籤。
日期:2024-01-17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