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一年《今周刊》「兩岸三地市值一千大」排行中,從進榜家數來看,台灣大進步,中、港洗牌;至於產業變動,疫情仍然是影響名次變動的最大因素。
日期:2021-05-05
《今周刊》每年五月的兩岸三地一千大市值排行榜,今年起了重大變化;台灣不僅上榜家數增加,不少企業排名也都大躍升。
日期:2021-05-05
「自從我們建立了洲際公路系統、打贏了太空爭霸賽,美國就再也沒有足堪比擬的計畫,直到現在……。這是二戰以來美國最大的一筆投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4月7日發表這段演說時,語氣其實頗為平淡。畢竟,他在一周前的3月底已對外公布這項計畫,今天頂多算是補充說明。
日期:2021-05-05
編按:台股5/3大跌344.31點之後,5/4早盤開高後賣壓出籠,隨後指數一路下探,而至5/6雖然在金融股與台積電拉尾盤後,K線終止連5黑,不過指數仍都在6994.36點,未到先前的萬七。
日期:2021-05-05
勞動部最近再提及勞保年金改革方案,不外乎「多繳、少領或延退」,改革後的勞保老年年金給付一定會少領,勞工相對弱勢,因此在職時,務必為「退休」做準備。
日期:2021-05-05
就為美國經濟注射一管疫苗吧!」在巴里.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的解讀中,總統拜登推出的大規模基礎建設計畫,就像是能預防美國經濟染上重症的一劑疫苗。
日期:2021-05-05
這是全球最大經濟體,二戰以來最猛的投資手筆。兩份關鍵報告,深度解讀拜登政府63兆元史詩級大撒幣的經濟效應。當美國「大基建」計畫,遇上供應鏈「去中化」的趨勢,包括鋼鐵、網通、半導體,以及電動車、儲能等產業,都是台灣的新機會!
日期:2021-05-05
今年台股是由傳產股領軍上攻,而傳產股的領頭羊就是航運股,獲利與股價同步倍數飆漲。漲到這裡,專家認為後市仍有空間,但操作上須嚴守紀律,依技術面訊號進出。
日期:2021-05-05
上週談到『台股頻創新高,2~4月上漲14.18%,快來檢視你的投資績效,抱對飆股了嗎?』,彷彿人人都大賺。實際上卻有投資朋友私下表示,這一兩個月不但操作績效差,甚至還虧了不少。看著身邊持有航運與鋼鐵類股的朋友個個嗨翻天,加權指數甚至衝上17700創新高,而選錯邊站的就只有在一旁跳腳的份。大盤明明已經上太空,為什麼還是有人很無感?
日期:202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