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債券=長債?還有網友抱長債3年,就遇上2次股債齊跌,覺得失望,好像要買中短債才對?退休理財作家嫺人說明,債券投資至少該知道,債券不等於長債,退休投資也不建議長債,因為長債波動高,連巴菲特都認為長債CP值不高。美國退休投資是中期債,10年債已經是長債,不像台灣流行20+債,嫺人自曝00679B從2022年至今還在虧。
日期:2025-04-13
川普的關稅大戰已經頂到超限,現在關稅加再高,只是創造氣勢,雙方出口都會凍僵,港口堆滿出不了貨的商品,對股市影響已經減弱,新的戰場在美債!
日期:2025-04-13
從二戰以來,美國主導世界,第一個階段是石油美元,全球每一個國家購買石油都必須使用美元,美元也因此流通世界!下一個是金融美元,美元主宰全球金融市場,全都使用美元交易,即使中國要人民幣國際化,想要取代美元,但仍然力有未逮。
日期:2025-04-13
就在各國與美國貿易代表進行談判關稅的同時,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 (CBP) 發佈最新公告,豁免包含智慧型手機、電腦和晶片等進口產品的高額對等關稅,且未指定國家,包含中國在內都適用。此舉意味著在中國進行組裝的iPhone、PC、伺服器,以及在中國進行製造或封裝的半導體等眾多產品,出口到美國都將會獲得豁免。另一方面,中國也頒布最新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規定,最新規範以流片(晶圓代工)認定原產品,此舉打擊了美國的格羅方德、德儀等廠商,但放過了台廠。
日期:2025-04-12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等關稅措施影響,台股近來呈現「上沖下洗」的態勢,前一天漲停、隔一天就跌停,市場劇烈震盪;為此,金管會在4月6日宣布實施「限空令」,原先預計僅實施到4月11日,如今確定再延一週至4月18日。
日期:2025-04-12
香港的角色悄悄消失了!川普的關稅戰悄悄走到光明頂,現在美國對中國課145%,中國對美國125%,雙方愈喊愈高,即使大家各自喊到1000%,2000%,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雙方在高關稅壁壘下肯定出現「田嘸溝,水嘸流」的景象,雙方的貿易全斷,接下來一定會談判,關稅對股市的撞擊力已經減弱。
日期:2025-04-12
14家金控首季獲利1,436.1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572.71億元年減8.68%,當中八家呈現年減、新光金由盈轉虧,僅富邦金、玉山金、凱基金、第一金、永豐金五家年成長。
日期:2025-04-11
我們把存股池股票的3月與前3月累計營收做一個總整理。您可能會感歎,營收、獲利、股利再好有什麼用,再怎麼樣也比不上川普嘴裡吐出的一句話,或他簽署的一紙行政命令。然而,股價長期的決定,還是由基本面佔主導地位。請對價值投資哲學保持信心,不要輕言放棄。
日期:2025-04-11
編按:提到中長期投資策略,本書作者勝間和代則推廣定期定額投資,又名平均成本法,靠時間累積財富,她舉例,每個月在銀行存5萬日圓(約合新台幣1萬1000元),10年可以存60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131萬5000元)。如果使用平均成本法投資,同樣一筆錢則會翻倍,即120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263萬元),20年內會增長至4倍,即240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527萬8000元),30年內則可以增長至8倍,即480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1055萬5200元)。她從35歲左右開始投資,到現在54歲,資產已經成長至原先的4倍。至於每個月要投多少錢投資?她則建議以收入的10∼20%為準。而且務必在發薪日當天預先撥出用於投資。存錢的訣竅,在於一開始就當要存下來的這筆錢不存在。假如抱著「錢有剩再投資」的想法,永遠也存不到錢。
日期:2025-04-11
編按:現年45歲(1980年出生)的雷浩斯,畢業於師範學院藝術教育系,曾在遊戲公司擔任美術設計師。從大學時期就開始學習投資的他,30歲存款就突破千萬,十多年前毅然決然轉換跑道,成為專業投資人,在40多歲時便已實現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財富自由。近期由川普關稅政策引發的史詩級股市波動中,雷浩斯在短短幾天內,實現了高達453萬元的驚人獲利,他是怎麼辦到的?
日期: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