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疫情持續升溫,台股連日走跌,就連過往被視為股價較穩定的金融股也難逃跌勢。對此,在今(17)日下午舉行法說會的國泰金公司高層直言,「(國泰金)股價超跌了」。
日期:2021-05-17
他直到調不到錢來補足券商追繳金額,最後被迫認賠售股,全部殺出後拿回來的錢連還銀行借款都不夠,從大賺幾百萬到大賠出場,這一來一回賺賠間的差額相差近千萬!這一堂融資交易的課程價值何止千萬,還輸掉了對股市原有的自信心。
日期:2021-05-17
依據5月11日白宮網站顯示,自美國總統拜登1月20日上任開始,到4月22日的100天內,美國疫苗接種進度順利,在這100天內,共注射了2億劑COVID-19疫苗。
日期:2021-05-17
5月份以來,因印度等國家疫情再度嚴峻使國際股市波動,台灣也因為本土疫情升溫使指數自17700點後回跌逾2000點,新冠肺炎疫情於印度等多國復發,台灣也傳出疫情,國產疫苗、快篩試劑、檢測試劑相關廠商,題材性發揮下,短線生技醫療防疫股有機會持續走強。
日期:2021-05-17
不要看到黑影就開槍!基本面才是引導未來台股的重要元素!台灣疫情失控,這是過去一年多以來最嚴厲的一刻,全球媒體也都注意台灣未來疫情的變化。很多人都直覺週一台股開盤可能崩潰,行政院長蘇貞昌也指示財經首長要採取必要措施!
日期:2021-05-17
隨著大宗商品價格走高,通膨隱憂再次升高,科技股成為投資人調節目標。短期市場資金雖可能持續朝景氣循環股靠攏,但科技產業長線趨勢不變,包括AI、電動車、雲端等成長動能不墜,半導體產業更是各國兵家必爭之地,投資人不妨趁修正之際分批布局,掌握下半年傳統電子旺季行情!
日期:2021-05-17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05-16
隨著經濟復甦腳步加快以及能源價格上揚,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 4.2%,寫下12年來最大增幅,高於市場預期的3.6%,因此美國期貨市場顯示,2022年12月底前升息的可能性跳升到80%,等於市場預期升息時間由2023年提前至2022年。
日期:202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