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家上市金控今年 11 月自結獲利全數出爐,單月合計賺進 345.42 億元,較前一月略減,主要受到國內外股市逆風影響,增添壽險、證券營運壓力,不過,前 11 月稅後純益衝上 5714 億元,改寫歷史同期新高,年增近 6 成,距離 2021 年寫下的全年史上新高紀錄 5806 億元只差不到百億,預期 2024 年全體獲利可望輕鬆締新猷。富邦金再度寫下輝煌紀錄,不僅蟬聯單月純益、累計純益及 EPS 三冠王寶座,前 11 月更已大賺一個股本。
日期:2024-12-12
台股2024倒數計時,隨來到期末考的最後階段,觀察過去10年,每逢12月必漲的個股,專家彙整出廣達、華碩、仁寶、元大期、統一等10檔,不僅基本面佳,且漲率都有8成以上,其中萬海、緯創、亞翔12月迄今漲幅不到5%,技術指標尚處低檔,後市仍有可為。
日期:2024-12-11
「2025年光明會比黑暗更多!」台綜院創辦人劉泰英說,儘管明年川普上任,各界如臨大敵。不過,台灣掌握關鍵半導體技術,即便可能受川普新政影響,經濟表現仍不會太差。台綜院上修今年我國經濟成長率至4.21%、2025年預測為3.16%,關鍵正在AI熱潮帶動我國投資與出口可望續熱,全球經濟呈現緩步復甦格局,台灣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仍能高於全球。劉泰英也樂觀看好2025年台股表現,儘管短期可能受地緣政治、國際局勢影響出現波動,但長線仍看好。有媒體詢問,「明年是否上看3萬點?」劉泰英回應,短期不好預測,但長期一定有機會。
日期:2024-12-11
(今周刊1460)展望二○二五年投資的機會與風險,市場普遍認為「AI供應鏈是重中之重」、「川普政策是全球最大的投資變數」、「台股指數漲勢收斂」,至於該如何從「有限的空間」尋找還有「漲相」的投資標的?台股贏家們分享看好個股,以及或有機會再漲三至五成的口袋名單。
日期:2024-12-11
(今周刊1460)今年台美股市同步創新高,展望二○二五年,該如何看待高檔震盪的機會與風險,掌握致勝的獲利契機?《今周刊》針對五十一位投資機構主管與專業投資名家進行「二○二五年投資展望」大調查,結果顯示:「景氣微溫」、「利率緩降」、「川普變數」、「AI供應鏈續強」是明年投資市場的基調。
日期:2024-12-11
(今周刊1460)在AI科技狂潮的帶動下,今年台美股市創新高,展望明年,投資市場還有哪些機會與風險?《今周刊》「2025年投資展望大調查」,特別邀請51位投資機構主管與專業投資名家,就明年全球經濟、台股走勢、資產配置、個股布局深入解析,提供讀者明年投資最佳指引。
日期:2024-12-11
如果範圍鎖定在台灣前50大股票,台塑四寶今年拿下好幾項第一。
日期:2024-12-11
哈囉大家好,我是知美。每個月定期定額究竟需要投入多少錢,才有機會提早退休呢? 如果提早退休的定義是存下1千張的00878。每個月投入2萬元就有機會,40歲開始存股也有機會挑戰成功。
日期: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