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個月,美元對台幣匯率從超過33元快速貶值到不到30元,5/5盤中最低見29.585元,引起許多投資人的關注。對於有大筆資產投資美股的人,多少會擔心帳上匯兌損失,投資人應該減少美股投資,或是先將手上的美元換回台幣嗎?以下是我在《ETF存股》這本書裡的一段內容,有提到匯率損益的問題,供參考。
日期:2025-05-05
台幣週一(5/5)持續狂飆,一早新台幣匯率延續上週五漲勢,早盤最高來到29.59元,漲1.47元,漲幅約4.75%,創下2022年6月10日以來新高。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東海大學兼任教授邱達生接受《今周刊》訪問表示,買、賣匯應該都很多,例如壽險業都有巨額美元資產,需要止損;若想要搶買美元的民眾可觀望,不要急,很多外部預測美國到下半年還會經歷停滯性通膨;衝擊市場對美元信心,美元還會走弱。
日期:2025-05-05
編按:新台幣搭上失速列車還下不了車!繼上週五(5/2)一天飆升9.53角,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今天(5/5)以30.91元開盤,迅速衝破30元整數關卡,盤中最高攀升至29.675,飆漲逾1元,創下2022年7月上旬以來新高。面對這波突如其來的台幣升勢,該怎麼辦?可以分為兩種狀況,第一種是「手上的美金該怎麼辦?」,另一種是「我該趁便宜買美金嗎?美金還會再跌嗎?」,曾於台灣前五大券商擔任美股分析師的百舜分析建議如下。
日期:2025-05-05
2025年美國經濟衰退已成高機率事件,核心觸發機制在於關稅政策→供應鏈中斷→物流下滑→消費萎縮的連鎖反應。
日期:2025-05-05
自今(2025)年以來,包括關稅言論、貿易壁壘及地緣政治幾乎佔據各大新聞版面,投資族看著台股隨著國際局勢的動盪徘徊兩萬點間。正當全球都在關注美國聯準會(Fed)究竟會不會如外界傳聞在6月降息,5月先出爐的勞動力市場數據,或許值得做參考依據。
日期:2025-05-04
在股匯債走勢低迷以及川普總統強力要求降息的雙重壓力下,美國聯準會(Fed)本周四將公布利率決策,儘管各界普遍預期將按兵不動,但隨著關稅對經濟造成的負面衝擊,市場的焦點放在何時會恢復寬鬆周期以及7月降息機率。
日期:2025-05-04
勞保掛在職業工會,一般來說,無法申請自提6%勞退金,但有1種人例外,也就是所謂的自營工作者,像是自行接案維生的記帳士、製作手工藝品販售等,在未聘雇人員協助下,獨立獲得報酬者,可向勞保局申請6%自提。
日期:2025-05-03
受惠急單拉貨效應,台灣首季GDP成績繳出亮眼成績,不過,隨時序邁入第2季,拉貨潮退燒,景氣正面臨挑戰。被視為領先指標的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出爐,從上月的54.2%驟跌至48.9%,指數轉呈緊縮,這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的最大跌幅。其中,攸關廠家信心的「未來六個月展望」,更是急跌23.1個百分點,同樣創下疫情以來新高。中經院長連賢明強調:「廠家有被嚇到,但態度呈現保守觀望,並沒有到悲觀、恐慌。」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顧問白宗城補充:「刀子還在往下掉,企業無從判定無從判定落點,所以延後決策。」
日期:2025-05-02
在四月份的股災之後,我相信這陣子大家應該看了很多的畢業文以及勸世文了,這些勸世文大都是在講不要開槓桿啦!要知道停損啦!這些我都不反對,也都贊成,但我真心覺得,其實這2種人才真的千萬不要進入股票市場。
日期:2025-05-02
2020年的時候我34歲,經過4次熔斷後股市開始上漲,我那時除了指數外,每天就在想著哪些個股、類股更有機會,先後投資了飛機、原油、太陽能、VIX等各種商品。2025年時我39歲了,股市在風風雨雨後現在開始歸於平穩,但這次我內心倒是沒什麼太多的波瀾,想到的話開盤會看一下,常常卻是只有坐在馬桶上會瞄一下而已。我的心態改變了,因為看過2020、2022的變化,發現了三個很明顯的事實。
日期:202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