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還是會繼續跌?疊債蛙怎麼一招解套?其實你只需要認清一件事:股市長期會均值回歸,債市長期卻是均值偏離。股市怎麼走?漲多了會跌,跌多了會彈,這叫均值回歸(mean reversion)。但債券不是。債券會怎樣?跌多了繼續跌,漲多了繼續漲。
日期:2025-05-22
編按:真正的有錢人,不只是擁有金錢,更重要的是致富的思維。本書作者趙洪濤就分享寓言故事,富人、窮人的財富被歸零,2人挖煤一個月,窮人靠自己挖煤、富人則聘請工人來挖,最後富人逆襲變有錢,窮人仍貧困。故事訴出致富的不是靠力氣、而是腦袋。大部分的人靠著努力賺錢,精打細算、辛苦存錢,渴望有天能夠致富。但一個人的富裕程度是和他的負債成正比,富人不怕負債、很喜歡借錢,越有錢的人欠錢也越多,因為他們有信心賺回來十倍、百倍。要賺錢就要多思考怎麼才能讓錢生錢,而不是把錢拿在手裡坐等貶值。
日期:2025-05-22
今周刊編按:受到川普稅改等衝擊,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台股周四(5/22)開低,一度下跌逾200點,然而在航運、電力類股成買盤焦點,跌幅收斂,終場下跌 132.95點,收21670.96點。航運股盤面最吸睛,萬海(2615)飆上漲停,陽明(2609)上漲約5%,長榮(2603)漲幅也有約2%。由於中美關稅戰和緩,外資看好急單推升旺季高峰提早到來,滙豐證券升評航運指標股長榮「買進」、推測合理股價為270元,摩根大通證券對長榮的股價預期更高達318元。
日期:2025-05-22
過去1個月債券跌到懷疑人生,抱2年元大投資級公司債(00720B)的分析師孫慶龍,卻於3月嗅到「不對勁」一鍵出清200張,獲利87萬元入袋。他分享,債蛙們一頭熱認為聯準會降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以及債券ETF族群K線集體在高檔死亡交叉,是他選擇清空的3大原因。不過孫慶龍也強調,雖然全部出脫,但他也做好隨時買回來的準備,只要符合殖利率7、8%以及月KD指標在低檔黃金交叉2條件成立,就是再加碼買回的好時間點。
日期:2025-05-22
編按:週四(5/22)債券ETF市場一片慘綠,昔日被視為穩健的避風港,如今卻紛紛「跳水」!週元大20年美債(00679B)、國泰20年美債(00687B)、富邦20年美債(00696B)跌近 2%;中信20年美國公債(00795B)與永豐20年美國公債(00857B)重挫超過 2%;而元大美債正2(00680L)以及國泰20年美債正2(00688L)更慘崩逾 3%,讓無數投資人跌破眼鏡!由於穆迪 (Moody’s) 上周將美國債信評等從 AAA 降為 Aa1,重創了投資人對美債的信心;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國會正就川普主導的稅改提案進行關鍵辯論,市場對擴大美國財政赤字的風險高度聚焦,導致美國20年公債標售狀況慘淡,美債殖利率因此飆升。這一切,都讓原本穩健的債券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本書作者史考特.里德指出,短期來看,股票的下行風險確實高於債券;但當投資期間拉長到10年、15年,甚至20年,股票的下行風險便會低於債券。長期來看,股票比債券安全,這就是為什麼,投資人進場前的首要之務,就是斟酌投資期間。
日期:2025-05-22
4月的股災到現在已經一個月了,許多高股息ETF其實都還沒有回春,接下來的重頭戲就是季配息死亡之組宣布配息,其中有兩檔ETF的股價已經回到股災前,到底是哪兩檔呢?值得入手嗎?
日期:2025-05-22
今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從黃仁勳到許多台灣電子大廠老闆,每個人都在談論AI,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與金色三麥董事長葉冠廷與星益欣執行長康惠媚的座談,讓人實際感受到一個AI可以落地應用的現場案例。
日期:2025-05-22
川普稅改法案引發赤字憂慮,加上 20 年期美國公債拍賣慘淡,市場愁雲慘霧,美股週三 (21 日) 全面下殺,銀行股表現低迷。美債週三拋售潮加劇,30 年期美債殖利率本週第二次升至 5% 以上。美元下跌,黃金上漲,比特幣創歷史新高。
日期:2025-05-22
中信金(2891)近期討論度超高,股價週三(5/21)最高來到43.15元,終場收在43元,上漲1.25元或2.99%,創下自1999年7月以來新高紀錄,更是爆出13.3萬張量。中信金會這麼熱,主要是被列入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演講中合作夥伴「背板股」,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而外資連16天買超共計47.6萬張,也讓存股族跟著搶進。不過,中信金股價從4月股災最低33.65元,到周三的最高43.15元,已經反彈超過28%,不少人都在問:現在還能買中信金、跟著除息嗎?
日期:2025-05-22
投資人注意!這幾檔股票恐怕有下市下櫃風險,成立39年的老牌黃豆油廠福懋油(1225),以及上櫃公司樺晟(3202)、新華泰富(5481)未在規定期限內申報財報,福懋與樺晟最快將於11月18日下市,新華泰富最快則於2026年1月2日下櫃,屆時股民手中股票恐將變壁紙。目前福懋油股東人數有2.5萬人、樺晟3.7萬人、新華泰富4萬人,專家提醒,投資人若手中仍持有相關股票,應盡快評估是否停損,避免未來真的變成壁紙,血本無歸。
日期: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