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股市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股市共有10000項結果
國際總經

白紙革命》BBC記者因防疫被痛毆,中國改口「他沒表明身分」…這場白紙革命為何示威浪潮吹向歐洲五國?

新疆「白紙革命」浪潮越燒越烈,採訪示威活動的BBC記者遭到員警以「防疫」名義痛毆,引起全球譁然。如今中國外交部卻改口,指出是該名記者未表明記者身分所導致,呼籲國際媒體,既然在中國就要遵守當地的法規、法律。但漠視人權、人命的行徑,讓歐洲各國紛紛響應「白紙革命」活動,上街力挺中國人民,各國政府譴責當局並呼籲目前在中國的各國公民們注意安全。這股抗議聲浪也動搖了金融市場,中國股市周一(11/28)創下近一個月來最大跌幅,國際原油價格跌到今年低點。

日期:2022-11-30

退休

退休一個月多少錢才夠用?工程師存股台積電年領百萬股息,45歲提早退休曝生活開銷

編按:作者徐世鑫(棒喬飛)五專畢業後曾到機車行應徵學徒被拒絕,參加政府職訓課程後獲得無線基地台測試人員工作,而後轉職到台北市光華商場擔任電腦工程師,並陸續任職於上市公司台達電子、技嘉科技、仁寶電腦。初期採取股票價差操作一無所獲,2009年開始訂下計畫,與女友合力認真存股。2011年存到430萬元,年領30萬元股利。2018年買屋自住,隔年實現年領百萬股利目標。2020年45歲時正式離開職場。2021年出書時曾透露,手邊存股台積電大約45張,持股成本平均約339元,共投入超過1500多萬元。

日期:2022-11-30

產業趨勢觀察

存股助理第255期︱還不能對中國風險掉以輕心

中國有關當局在昨日針對防疫政策的召開記者會,金融市場普遍以中國將對清零政策逐漸鬆綁解讀之,導致中港股市昨日下午盤急漲。從上周末以來,中國各地爆發的反封控示威造成的緊張氣氛表面上雖有所舒解,但是,我們建議,現階段對中國政治與經濟的風險仍不能掉以輕心。

日期:2022-11-30

債券基金

利多題材漸發酵 經濟成長動能續強 熱錢默默回流 東協基金上演逆轉秀?

下半年全球聚焦東協,印尼、泰國等成員國成了國際領袖峰會東道主。東協國家今年經濟成長有目共睹,吸引全球投資人目光,明年是否還有好戲可看?

日期:2022-11-30

國際總經

放輕鬆,但還不能太輕鬆

美國聯準會釋出放緩升息的消息,讓投資市場暫時鬆口氣;而明年Q2可能是進場好時機,先聚焦美股、美債及中港股。

日期:2022-11-30

國際總經

避開價值陷阱,尋正向低估公司 ——兼論台灣高爾夫球桿頭產業

低本益比是否為價值投資的好指標,以貨櫃航運業為例,可對照疫情前以及疫情尾聲的數據,以此分辨現在是機會還是陷阱。

日期:2022-11-30

國際總經

股債匯市的新轉折訊號

今年為力抗通膨海嘯,美國聯準會拚命耍鷹,出現罕見的暴力升息,衝擊全球金融市場。然而近期美元、油價走跌,通膨預期也開始降溫,讓股、匯、債市出現新生態。

日期:2022-11-30

國際總經

從顧客介面到物流 每個環節都植入人工智慧 沃爾瑪拚AI 「不性感」機器人大軍就位

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面對亞馬遜來勢洶洶的競爭,為了穩固市場地位,建立AI機器人軍團,負責賣場清潔、商品庫存、取貨、物流等管理,發展能制勝對手的「未來超市」新模式。

日期:2022-11-30

台股

怎麼判斷大盤是否止跌?張真卿教你「這樣買」0050試水溫:台股若重返多頭,下一佈局焦點是它

早在今年初就預期台股兩年內將跌到十年線的知名財經作家張真卿,至今心態已逐漸樂觀,他並點名智慧電動車將是下一世代的科技主流產品,請投資人務必把握長線買點。

日期:2022-11-30

國際總經

葉倫一句話為升息路徑埋變數,美債出現拋售潮…謝金河:通膨指標反轉向下,2023又會是起落很大的年代

世界的新轉折2022年剩下最後一個月,美國的CPI從7%起跳,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通膨急遽升溫,到了6月,美國CPI見到9.1%的高點,FED展開暴力升息,從3月升一碼,5月升兩碼,接著連續4次升三碼,12月預計升兩碼,總共升17碼,基本利率從0到0.25%拉升至4.25到4.5%,這是1980年以來最激烈的升息。

日期: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