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6-14
PC品牌大廠華碩(2357)被爆料將要進行組織調整,並將裁員800人,規劃整併的是商用團隊和智慧手機部門,而電競部門也將與個人電腦團隊整併,且裁撤員工的第一批動作將在周四(6/15)啟動。對此裁員,華碩發出聲明表示,針對網路謠傳華碩將進行大規模裁員,在此澄清這並非事實。華碩始終專注於致勝未來,目的在建立更強的產業競爭優勢。華碩會強化公司業務區分的三大板塊:核心業務、戰略業務和成長業務,根據本次的調整,系統事業群將劃分為消費、商用(含原消費型Desktop及AIO)與手機三大產品部門,共同驅動未來成長。北市勞動局也表示,至今未收到華碩大量解僱通報,但會密切留意後續動作。
日期:2023-06-14
「我就說嘛,這檔股票基本面這麼好遲早會漲,現在不就創新高?」「幸好我這次看得準,撐得夠久,這幾個月把去年虧的都賺回了……。」
日期:2023-06-14
輝達財測亮眼震撼華爾街,也正式宣告全球AI狂潮再起,相關概念股跟著漲一波;讓人想起2000年網路科技泡沫前的暴漲行情,歷史會重演嗎?
日期:2023-06-14
股市是經濟的櫥窗,全球股市從去年至今年,歷經美國暴力升息後,開始出現新生態,包括日股成為大黑馬、台股表現可圈可點、美國科技股翻身大漲、港滬深股市則成為弱勢市場。
日期:2023-06-14
日圓匯率貶值與通膨飆漲,造成勞工實質薪資負增長,進而威脅岸田政府的政權安危;日本企業破天荒大加薪,期待穩住人才、提升消費力,走出「失落三十年」的陰影。
日期:2023-06-14
(今周刊1382)國內掛牌ETF已來到二三七檔,各有千秋,除了大家熟悉的市值成長型ETF外,高息型現金入袋的概念,最受國人喜愛;主題型常因趨勢暴紅;債券型近期則因利率受吹捧。雖然投資ETF相對可省下不少心力,但投資人仍須了解自身風險承受度、投資目的與產品屬性。
日期:2023-06-14
(今周刊1382)ETF在台灣誕生20年,掀起資本市場驚天動地的變化,也成為國民理財的新工具。說它是金融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它打開了之前大多數投資者無法進入的市場大門,帶給投資人更多元與豐富的選擇,更驗證了分散與時間是投資的好朋友。
日期:2023-06-14
0050(元大台灣卓越50,簡稱元大台灣50)問世至今20年,有元祖級達人從第1天就買進持有至今,他們為何能一抱20年?
日期:2023-06-14
「沒有壞商品,只有不適合自己的商品。」在投資理財世界裡,這是一句經常聽到的話。然而,對於一個全新理財工具,要能判斷它的投資屬性、投資效果是否適合自己,往往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檢驗。
日期: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