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61)在強人川普的強勢回歸之下,展望2025年的全球經濟,難以掌握的「不確定性」,幾乎成為主流預測機構與多數專家學者的共同定調。MAGA、制裁、報復、談判,供應鏈移轉、市場震盪……,當關稅的大棒再度揮下、當罕見的「高波動」再起,如何與這位狂人「和諧共舞」?這是中國、日本、歐洲的煩惱,也是台灣無可迴避的課題。
日期:2024-12-18
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是一日交易最重要的四個價位,K線也由這個價位所組成,記錄每日的漲跌變化,用來觀察買賣力道的強弱消長,推估後續走勢。其中,最高價與最低價除了與當日的開收盤價同價外,最高價會留有上引形成「上引線」,最低價會留有下引形成「下引線」,如果瞭解上下引線形成的原因,便可找出壓力與支撐的位置,作為交易進出的參考依據。
日期:2024-12-18
2024年房市從最旺到低潮,如洗三溫暖,2025年房市前景如何?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2025年房市一定會跌,但修正幅度不會太大,約5%~10%,「台北市有些超漲的會修正,在1成以內;所有的下跌都在容受範圍。」最近很多買方在問可不可以買房子?「世界上所有的低點都在回頭之後,如2016年~2017年。」她強調:「有個可以自行判斷,不用再問人的買房標準,如:奢侈稅、《平均地權條例》上路時,賣方會慌張,買方有議價空間,可以找買點。」她表示,民眾都會有個心態,想買在低點,但是多數人無法掌握低點,只能買在山腰,如她的一位朋友在台積電從800元跌到600元時傾全力買,後來跌到500多元,但現在台積電已經超過千元。「什麼時候是低點?銀行對你最好的時候,就是最好的買點。」
日期:2024-12-18
進入2024年最後一個月,不少高息ETF準備配息或是剛除息、存股族想要在年前領大紅包、或者是搶先在除息當天買進等待下次配息,都是最好時機。週二(12/17)包括00915(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30(富邦臺灣優質高息)、00900(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34(中信成長高股息)、00944(野村趨勢動能高息)、00943(兆豐電子高息等權)都是除息首日,可以趁機買進入手。而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 在12/18、00918(大華優利高填息30) 12/19、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12/20、00907(永豐優息存股)則是12/24除息,是最後12月可搶搭除息列車的4檔高息ETF。
日期:2024-12-18
前兩天一位老朋友Line我,問我一年前投資的00915是否還要再加碼?我細細回想了一下,的確有這一回事。因為當時他剛被公司裁員,手上有一筆資遣費,因為不想急著找工作,又想在這過渡期有一些收入,於是請教我有什麼好的投資標的。當時我給了他投資00915的建議,因為00915是當時的總報酬率最佳的高股息ETF,雖然沒有0056或是00878有名,但數字才是最真實的。
日期:2024-12-17
許多人希望透過投資股票市場來增加自己的資產,並藉由領取股利或利息來提高每年的收入。他們花大量時間研究財經資訊、技術分析以及公司財報,試圖找到市場低估的公司,以期提升投資報酬率。然而,大多數人其實把時間花錯了地方。
日期:2024-12-17
從12月開始,鴻海被法人狂賣了數萬張,股價也不斷下跌(12/17收盤價來到183元),看到脆上面一堆人哀嚎,紛紛停損出場…說也奇怪,所有研究報告都指出,2025年的EPS保守上看15元,為何股價會跌?姑且不論外資跟投信打什麼主意,我們要先釐清,自己是打算「波段操作」還是「長期投資」。
日期:2024-12-17
2024年即將結束。今年台股大漲,幾乎就是靠台積電一家撐起整個股市。迄今台股漲了超過5000點,台積電就貢獻了將近4000點。很多股票不只沒漲,還逆向大跌,如台塑四寶,根本就和大盤背道而馳。該用什麼心態來面對這種有點扭曲的行情呢?
日期:2024-12-17
編按:本業是老師的謝士英,45歲才開始學存股,55歲就提早退休,至今投資超過20年,已經累積6千萬股票資產,長抱好股票,平均月領20萬股息。他靠著1招「咖啡園存股法」,用好價格買好公司,買進持有、持續累積,就像經營咖啡莊園,隨著種植面積愈來愈大,咖啡豆(股利)的產量也逐年提高,莊園的價值(市值)也隨著增長。謝士英認為存股並不難,每個月1千元也能開始,股市創新高時也能存,只要遵守長期投資的選股原則,不單押單一產業、單一公司,目前持股最大宗為玉山金(2884)以及統一(1216)。當然在公司出現狀況時,他也會適時停損賣出持股。像是從疫情開始就減碼中鋼(2002),將持股轉換為玉山金(2884),但如果錯殺好股票也會慢慢買回。對於謝士英來說,投資不是一場競速賽,也不要在意自己是否輸給大盤,只要找到自己能夠接受的邏輯,讓股市中的資產能逐年慢慢成長就是財富自由。
日期:2024-12-17
近期在社團看到因為某些族群表現不亮眼,因此投資人有些失望,甚至在別的網站看到「00XXX表現不好,某某人不用出來負責嗎?」之類的言論!孫太認為,其實每個時刻都是投資好的開始,但好的開始不代表就是ALL IN!就如同現在這個時刻,台股尚在23,000點附近,不論是任何一檔個股或是ETF,如果在此時ALL IN然後希望有好的獲利收益,是否困難度比較高,機率也比較小呢?
日期: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