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大戶透過充足的資金、做足功課以及多個帳戶買賣股票。然而,操盤最終目的是賣出高價股票,才能賺錢。為了賣出,大戶必須誤導市場,讓散戶相信股價會持續上漲,否則賣不掉,最後就血本無歸。不過突發事件難以預測,例如金融風暴襲擊股市、導致股價暴跌,大戶在操盤的前期也是無法預測,最終導致多個大戶巨額虧損,甚至負債累累。
日期:2025-07-15
上週提到00919配發股息了~領息雖然開心,但不少大大也擔心一些問題:「00919怎麼一直跌?不是高股息嗎?」、「換股之後金融股、航運股的比重變好高…」
日期:2025-07-15
富邦媒(8454)在2021年創下2200的天價後,營收與獲利一直維持成長勢頭,一直到2024年獲利出現5%的衰退,成長趨勢才告中斷。然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股價卻從2190元一路崩跌至如今(2025年7月1日)的269元,跌幅高達87%。這對我們存股族而言是一個非常寶貴的教訓。(編按:本文原發表於 2025 年 7 月 2 日。儘管富邦媒 2025 年上半年營收寫下歷史次高紀錄,但股價仍持續探低,於 7 月 14 日再創波段新低,來到 255 元。)
日期:2025-07-14
編按:鴻海日前公布6月營收5402.37億元,年增10.09%,累計Q2營收1.79兆、前6月營收3.43兆元,年增19.6%,也是歷年同期最高。今年鴻海除息,配息金額亦為上市以來最高水準5.8元,創辦人、也是鴻海最大個人股東郭台銘(郭董),共計持有鴻海股票17.42億股,所以光是股息收入就可進帳101億元。不過投資人最關心的,應該還是鴻海股價何時能重返200元?自去年7月234元高點下滑 (11月曾短暫拉回200元以上),一路跌到今年4月股災最低點112.5元,今日(7/14)收盤價為160.5元。
日期:2025-07-14
726大罷免倒數兩週,反共護台志工聯盟3號志工、聯電創辦人曹興誠在謝金河的節目上呼籲,國民黨支持者若看不順眼這些聽命於傅崐萁的立委,可以支持大罷免,「罷免之後你還可以出來選,希望國民黨內部有反省的力量,可以重新做人。」《數字台灣》主持人謝金河也在節目中舉香港為例指出,港股乍看創新高,其實本地的財團多萎靡不振。他認為,大罷免是台灣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上非常關鍵的扭轉歷史的里程碑,若大罷免失敗,台灣的香港化會加速,而台灣未來的命運,再怎麼拚其實都沒有用。
日期:2025-07-14
美國90天關稅暫緩期結束,日、韓稅率確定為25%,市場關注談判後的開放程度與政策演變。
日期:2025-07-14
2025年上半年AI公司IPO(首次公開發行)及一級市場融資,仍然佔據版面,儘管2025年上半年,全球IPO市場整體放緩,但AI相關公司依然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值得注意的AI公司IPO包括CoreWeave、Chime、Circle、Cerebras Systems和Genesys,這些公司均在美國股市完成或申請了IPO。如果加上計畫於2025年下半年上市的公司(如Netskope),全年美國市場AI公司IPO總數將達到6家,其中大多數集中在上半年上市。
日期:2025-07-14
全球政經局勢詭譎,市場避險情緒升溫,高股息ETF再度成為投資人避風港首選!然而,近期市場傳出多檔ETF配息縮水警訊,讓投資人憂心「越配越少」隱憂。不過,在一片保守聲浪中,新星FT臺灣永續高股息(00961)異軍突起,首次配息就祭出驚人的預估年化報酬率15%,震撼市場。由於明(15)日為除息前最後買進時機,近期交易量暴增,引發投資人搶進熱潮,使其成為近期市場最受矚目的「配息新王」。
日期:2025-07-14
AI教主輝達股價頻創新高,周五續漲0.5%收164.1美元,再寫歷史新高,不僅市值穩站在4兆美元之上,也讓創辦人黃仁勳身價水漲船高,今年以來財富暴增280億美元(近8180億元台幣),身價甚至超越股神巴菲特的1420億美元(約4.1兆台幣),來到1454億美元(約4.2兆台幣),名列全球第7大富豪。
日期:2025-07-12
造山者的半世紀傳奇終於有機會邀請朋友一起來觀賞蕭菊貞導演執導的「造山者」,這個紀錄片完整介紹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緣起,經歷了半世紀後,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面臨地緣政治和去全球化的巨大挑戰,蕭導演非常細膩的幫大家用鏡頭拉出整個序曲。
日期:2025-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