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美股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美股共有7575項結果
國際總經

川普對等關稅14國名單「這兩國」不減反增!關稅台灣是多少?對日本火力全開,嗆聲各國若報復就加碼

今周刊編按:美國總統川普在台灣時間7/8宣布14國最新對等關稅稅率,首波名單並未提及台灣,他簽署行政命令,將原訂7/9生效的對等關稅措施,遞延至8/1才正式上路。川普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分享寄給各國領導人的信函,提到若各國選擇提高關稅反制,美國將以這次數字再加徵相同稅率,若打算透過第3地轉運,也同樣會徵收較高稅率。根據14國名單中,較4/2關稅再提高的為日本和馬來西亞,川普公開的兩封信件截圖,收件人分別為日本首相石破茂與南韓總統李在明。信中明示關稅稅率為 25%,川普並強調,未來稅率仍可能「視雙邊關係」向上或向下調整。

日期:2025-07-08

台股

台幣看到28.792,美金匯率一路升值到27沒轉折?大佛李其展:想摸底美元賺價差「這樣做勝率高」

近三個月表現強勢的台幣,在7月4日盤中一度升至28.792,再度創下2022年4月來新高,許多投資朋友都擔心持續升值將會讓出口與金融業受到衝擊,我們該如何判斷台幣升值趨勢何時告一段落?是否有摸底美元的投資機會呢?

日期:2025-07-05

台股

為何我不再買00713?卜蜂、神基、櫻花...「高息低波」選它賺更多!數學老師17年存股實測,「這種股票」比0050多賺1倍

在投資世界裡,許多人以為「風險越高,報酬越大」,但哈佛大學的 Malcolm Baker、阿凱迪恩資產管理公司的 Brendan Bradley,以及紐約大學的 Jeffrey Wurgler,透過一篇具代表性的研究指出: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日期:2025-07-04

國際總經

經濟驚心90天系列2—關稅豁免倒數,最怕回到原點,但可寄望法院裁決

美國經濟正站在十字路口,財政、貿易、貨幣與金融監管同時面臨壓力測試。從川普政府主導的減稅法案與關稅升溫,觸發企業與市場信心動盪,聯準會則因通膨與就業數據膠著而陷入觀望。在這場政策與數據交織的高壓季節裡,未來90天,將成為全球資本重新定價的關鍵拐點。

日期:2025-07-03

金融

2025永豐期貨原物料講座-解碼原物料投資 · 點燃財富新契機

由今周刊與永豐期貨主辦的「2025解碼原物料投資 · 點燃財富新契機」論壇,聚焦在通膨陰影未散、地緣政治風險急速升溫的關鍵時刻,當原物料價格劇烈震盪,成為投資人優化資產配置的核心議題。論壇匯聚財經專家李其展、永豐期貨分析師劉佳倫、街口投信基金經理人林泳光,以及資深財經主播葉芷娟,共同剖析供需變動、多元策略與操作心法,引領您把握2025下半年投資先機。

日期:2025-07-03

理財

房價太貴買不起,養生村每月3萬5、住到75歲也才630萬,幹嘛要買房?3個你沒想到的「老年破產陷阱」

買不起房,不如老後去住養生村?每個月估計約3萬5,一年也才42萬,保證金就是一筆25萬或35萬,看房型而定。那我現在60歲,15年後也才75歲,這樣我只花630萬,環境又不錯,可以跟很多差不多年紀的銀髮族有話題,不用背房貸,輕鬆多了,請問我有什麼地方沒想到,有遺漏的嗎?

日期:2025-07-02

債券基金

靈活布局1》幫你「喬好」股債比 達到穩健增值 四月股災抗跌!14檔平衡型基金出列

下半年市場仍籠罩在關稅與經濟放緩的陰影下,此時,股債靈活配置的平衡型基金,不失為抗震防禦的選項。本刊整理不同策略基金對下半年市況的操作思惟,並挑選十四檔跨國平衡型基金,提供投資人參考。

日期:2025-07-02

ETF

市場多變,唯有穩健不變!聯博投信解析主動式ETF投資新契機

川普提出「對等關稅議題」後,全球金融市場為之劇震。動盪過後,投資人該如何調整資產配置?今周刊日前( 6月11日)舉辦2025年「主動式ETF崛起-兆元級新契機」年度ETF策略論壇,會中邀請聯博投信固定收益資深投資策略師江常維,為投資人解析,當市場不確定性提高,投資人該如何善用新開放的工具-主動式ETF,尋找債券市場的布局良機。

日期:2025-07-02

ETF

新台幣強升是最後稻草?美債ETF慘跌,想靠債息養房貸卻掉入「斷頭地獄」...債蛙認賠止血的3個原因

今年以來新台幣強勢表現,由於預期降息、出口強勁以及季節性因素,上週五(6/27)最高衝到28.904元。不過,還有一個許多人可能都沒有注意到的原因——那就是美債出現了停損潮。

日期:2025-07-01

全球股市

美股創新高,台股站上年線,下半年行情何去何從?面對關稅、降息反覆無常,投資人要緊盯2指標

2025年6月中旬,地緣局勢再度升溫,西德州輕原油單周飆升超過10%,這起衝突雖然市場普遍定調為短期事件,卻引發通膨預期上修與聯準會政策再評估,成為打亂原本降息時程的導火線。

日期: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