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美元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美元共有10000項結果
科技

【2020財經風雲人物】聯發科股價飆179%、營收直逼3000億台幣 都要從這台積電戰將3年前接班說起

今年聯發科集風光榮耀於一身,5G一戰,讓苦練晶片武藝多年的聯發科,終於先聲奪人,笑傲江湖一回!這一回,聯發科成功奪勢造局,不能不歸功於刻苦自勵、認真練功的過往!

日期:2020-12-23

傳產

在大數據產業裡淘金

近年大數據產業躍居顯學,物聯網則在多元資料的蒐集上扮演關鍵角色,台灣作為半導體產業與物聯網製造業的超級大國,預料全球資料淘金的鏟子將握在台灣手中。

日期:2020-12-23

台股

聯發科股價直逼千元、去年營收飆3200億台幣! 故事要從這台積電戰將 3年前接班說起

20210203編按:IC設計龍頭聯發科今天盤中最高衝上959元,再創歷史新高,距離1000元大關愈來愈近,2020全年營收更暴衝30%至3221億元台幣,同樣締造歷史紀錄。《今周刊》於去年12月底出刊的第1253期2020年財經風雲人物,就是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及執行長蔡力行,以下為該期原文。

日期:2020-12-23

傳產

挑戰者的底氣

在圍棋世界裡,把棋藝層次分為6大境界,最高境界謂之「聖手」,次為「國手」,再次之則屬「高手」。在高手境界的解釋中,出現一個關鍵詞:奪勢。

日期:2020-12-23

科技

遠百市值才300多億台幣 寶雅逾500億、momo更達800億元! 謝金河:電商一定成時尚

今周刊董事長謝金河今(22)日指出,隨著疫情席捲全球,電子商務勢必成為零售業的最新潮流,這點從國內相關上市櫃公司的市值就可以看出。舉例來說,重資產的老牌業者遠百(2903)市值僅300多億元台幣,後起之秀寶雅(5904)超過500億元,而富邦媒體科技(momo,8454)市值卻高達800億元!武漢肺炎(COVID-19)改變了不少產業的面貌,例如在亞洲最大金融中心的香港,疫情不僅加速當地金融業的數位轉型,也催生了多家金融科技(fintech)領域的獨角獸,為相關領域的新創公司創造了不少機會。

日期:2020-12-22

焦點新聞

終於!美國會通過25兆紓困案 多數民眾將獲1.7萬現金

美國國會兩黨經過數月磋商,20日就規模9000億美元(約台幣25兆元)的紓困案達成協議,將能立即援助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遭受經濟重創的民眾和企業,並為疫苗配送提供經費。參眾兩院最快將在21日分別完成表決,接著送交總統川普簽署生效。

日期:2020-12-22

產業動態

台積電最大中國對手血流不止 台灣戰將「不爽走人」 又被美國砍一刀 明年怎拚晶圓代工?

肩負中國力拼半導體自主重任的對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目前內憂外患不斷,上周傳出在位三年的共同執行長梁孟松,由於不爽高層延攬前台積電(2330)共同營運長蔣尚義擔任中芯副董事長而放話走人;美國商務部又在18日公告,將中芯等61家陸企,列入管制相關美國技術出口的實體名單。若加上梁孟松11月在第三季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到,關鍵客戶華為被美國封殺後的訂單缺口,還要兩季至三季才能填滿,這意味中芯現階段正面臨前述三大困境,恐不利中芯幫助北京希望在「中國製造2025」計畫中,在今年達到國產晶片達40%、2025年提升至70%的目標。

日期:2020-12-21

聰明理財

2021債市展望》經濟學家示警!殭屍企業靠央行撒錢續命,不想踩雷建議這樣挑

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各國政府與央行紛紛靠「印鈔」這款特效藥,試圖拯救金融市場與經濟表現,吃完特效藥產生的後遺症,可能在2021年出現。在債市的部分,富邦金、大拇哥投顧都提醒投資人,必須特別小心因大撒錢而續命的殭屍企業,以免投資踩雷。

日期:2020-12-21

聰明理財

看好2021經濟反彈 投資美股想價差、股息兩頭賺?一表掌握焦點個股、ETF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受創的全球經濟,可望在疫苗問世後,於2021年,迎來V型復甦,而這股樂觀情緒,已反映在美股屢創新高的表現上;市場預期,2021年,美股可望進一步走高,標普500指數,有機會較當前水準,再漲7.8%至21%。

日期:2020-12-21

聰明理財

「聯電買50.5元,一入手飆股跌到45元,我該怎麼辦?」散戶投資最常犯的一種錯

「買到聯電50.5,怎麼這檔飆股就不漲了,現在45了,該怎麼辦?」

日期: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