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美元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美元共有10000項結果
政治社會

一座安全堪慮核電廠,竟仍讓正反雙方交鋒多年無共識 這次極盡全民公投之力 真能終結核四的去留?

三十多年來,一直有人寄望核四能早日完工運轉,挹注國內供電,但檢視所有客觀條件,連能否確認核四安全無虞,都充滿著變數,在三年內商轉發電的目標,更顯得不切實際。

日期:2021-11-24

科技

貝佐斯挺它對抗特斯拉!Rivian登全球市值第三大車廠,38歲戀車狂,打造4兆身價電動車新創

美國電動車新創Rivian近日風光在美股掛牌上市,一周內市值猛飆至近一千五百億美元。這家目前仍「零營收」的公司,竟擠下福斯、通用汽車,躍升成為全球市值第三大車廠。

日期:2021-11-24

政治社會

美國醫療規則如何影響世界?

美國醫藥支出、資本投入與研發創新獨步全球,層層分潤與市場的複雜度也是全球少有。但他們能在醫藥產業獨占鰲頭,除了人口與經濟規模,最大關鍵是保險給付與價格誘因足夠。

日期:2021-11-24

政治社會

COP 26 談

逆轉氣候變化,是人類必須直面的挑戰,但COP 26會議上,卻不是每個國家都有緊迫感。落幕前,會議聲明中,煤炭燃燒一字之差的措辭,讓主席落淚了……

日期:2021-11-24

理財

元宇宙概念股買著放就對了?宏達電、網家殷鑑不遠…久抱不放有點危險

元宇宙是近期投資市場最火燙的話題,刺激沉寂已久的宏達電股價翻倍,相關概念股無不大漲。只不過,在這題材滿分、實際獲利卻遙遙無期的族群,投資人該如何擬定投資策略?

日期:2021-11-24

政治社會

公投倒數計時!盤點4大關鍵提問 讓你一次看懂三接爭議到底在吵什麼?

決戰12月18日,「4大公投」投票日剩下不到1個月,正、反方展開大辯論,互不相讓。4大提案中,包括是否同意重啟核四(位於新北貢寮的龍門核能發電廠)、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桃園觀塘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以下簡稱三接)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這兩案,牽動台灣「減煤增氣」、「非核家園」的能源轉型路線是否還能持續走下去。涉及供電、減空汙、生態保護等層面的三接,從連署、成案,不同主張持續交鋒、爭吵不斷,公投若過,目前已施工近3年的三接要停工遷離,更是一場影響台灣能源轉型成敗的關鍵戰役。想像一下,當台灣不要核電、不要燃煤造成空汙、要持續減碳,要綠電、天然氣等能源轉型,也要台積電、台商回流等經濟發展,又期待供電穩定、不缺電,同時還能顧及環境生態……,怎麼可能做到?這是正反雙方交鋒的火線時刻,也是全民價值選擇的關鍵時刻,這時,沒有人是局外人,取捨絕對是必要的。

日期:2021-11-24

每日盤前日報、盤後影片

【股科大夫容逸燊】每日盤前日報、盤後影片1124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1-24

科技

對抗全球超級細菌危機 元樟生技研發出台灣本土第一支抗生素

過去兩年,COVID-19新冠病毒造成全球2.53億人感染、511萬人死亡,雖然疫情在各國已逐漸得到控制,但人類依舊隨時面臨致命的威脅,那就是病毒、細菌、黴菌等微生物的抗藥性(AMR)問題,此一抗藥性病菌的存在,被世界衛生組織喻為「人類健康的嚴重威脅」。根據聯合國數據指出,全球每年至少有70萬人因抗藥性微生物死亡,到2050年可能增至1千萬人;美國CDC也估算,全美每年有280萬人發生抗藥性感染,導致3.5萬人死亡。而在台灣,肺炎是最常見的細菌感染症之一,每年致死人數也逾萬人。

日期:2021-11-24

每日盤前日報、盤後影片

【股科大夫容逸燊】每日盤前日報、盤後影片1123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1-23

國際總經

一文看懂鮑爾連任後的五大挑戰!高通膨、失業問題未解,聯準會面臨數十年來最難熬一刻

美國總統拜登於22日提名聯準會主席鮑爾續任下屆主席,儘管此人事案後續還有待美國參議院核准,但已經有專家開始討論,鮑爾眼前面對的是「聯準會數十年來最難熬一刻」,至少有五大挑戰等著他。

日期: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