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美元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美元共有10000項結果
台股

溫國信:金融股布局重點在「壽險股」!卡位明年配息,一表整理5家獲利配息比較

知名的存股達人溫國信,曾提出「秋收冬藏」的概念,由於優質定存股每年獲利與配息都很穩定,因此當第3季季報(秋天)公布後,就可以從前3季的獲利狀況,預估全年獲利與明年配息,在第4季到明年第1季(冬天)逢低布局。

日期:2021-12-01

傳產

徐旭東投書反對台獨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台商政治捐款會更謹慎 遠東遭中國祭旗 寒蟬效應全解讀

遭中國開罰消息曝光後,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投書媒體,強調自己「一向反對台獨」。但國台辦的大動作,不只是要台商表態輸誠,更是畫下一條「不能對綠營捐贈政治獻金」的明確紅線。

日期:2021-12-01

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11130暖神投資組-關鍵K指標日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1-30

政治社會

德國在平衡兩岸供應鏈面臨挑戰

在掌管德國外交政策16年後,德國總理梅克爾退休了,其繼任者可能是舒爾茨(Olaf Scholz),他將面臨平衡台灣與中國的經濟挑戰。許多專家都預測舒爾茨將會延續梅克爾的對華政策,但近期漢堡港出現了新的困境,根據彭博社報導漢堡港與中國緊密的經貿往來,將會受到美中關係緊張、全球供應鏈變遷影響,與此同時台灣與德國正緊密合作加強半導體供應鏈。

日期:2021-11-30

房地產

瘋買房抗通膨?「效果恐有限」劉憶如示警:一旦升息...房貸首當其衝

通貨膨脹是全球近期關心的議題,財政部前部長、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指出,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雖然相對美國溫和許多,但通膨問題一直存在且「不會這麼快結束」,不少人想買房抗通膨,她認為這種方式並不適合在「停滯性通膨」的環境下操作。

日期:2021-11-30

傳產

為何企業赴陸投資要有罪惡感?「台灣逢中必反」 徐旭東曝2件事最令他擔心

在大陸投資遭跨省市調查罰款補稅後,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昨天以「資深工業人」自稱,獨家投書本報,表達對兩岸關係與產業政策不彰的焦慮。徐旭東說,近幾年來,台灣「逢中必反」的現象,似乎有擴大跡象,也令人憂心。

日期:2021-11-30

政治社會

台灣正邁向「生不如死」 如何才能成為AI大國及科技強權? 前Google台灣大當家提出這兩個解方

台灣已經進入人口負成長,2020年新生兒下降到只有16萬人的歷史新低,且比全年死亡人數還少,未來將明顯衝擊勞動力及整體經濟,更勢必影響我國視為經濟命脈的科技業,特別是半導體。曾是Google台灣第一號員工,也是前Google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的簡立峰認為,如果台灣想要在未來的全球科技版圖中,成為大家不可忽視的人工智慧(AI)強國,至少有兩個方向可以發展,第一是結合台灣既有的科技硬體及資通訊強項,發展相關的人工智慧應用,但必須彌補半導體及新創事業的人才年齡差距;第二,國內企業需要思考,如何走在年輕人之前,創造新的事業或商業模式,讓人才不用從台灣出走,就能做到全世界的市場,而不會因為人才在國內看不到發展機會,而出走國外。

日期:2021-11-29

焦點新聞

向台灣的智者黃天麟先生致敬! 謝金河:他是這一代卓越的金融家及經濟學家

向台灣的智者黃天麟先生致敬!

日期:2021-11-29

金融

暢銷千萬冊的理財大師,也可能提供你偏誤的金融知識?

有些人會說自己對投資有確實把握,也會針對通常很複雜的問題提供模糊又過於簡單的指導。這種人不太可能是有益的知識來源,也不太可能是有辨別能力的人。

日期:2021-11-29

台股

2022年投資策略》半導體榮景可延續…但有一變數 謝金河提醒:「這類熱門股」已大跌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日前(27日)在《老謝看世界》節目中,與來賓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一同就2022年全球股市觀察重點進行深入探討。節目中歸納佈局明年股市新方向應注意3大關鍵:一、全球通漲壓力;二、縮表升息力道;以及疫情變化所導致的產業新生態。

日期: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