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的存股達人溫國信,曾提出「秋收冬藏」的概念,由於優質定存股每年獲利與配息都很穩定,因此當第3季季報(秋天)公布後,就可以從前3季的獲利狀況,預估全年獲利與明年配息,在第4季到明年第1季(冬天)逢低布局。
日期:2021-12-01
遭中國開罰消息曝光後,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投書媒體,強調自己「一向反對台獨」。但國台辦的大動作,不只是要台商表態輸誠,更是畫下一條「不能對綠營捐贈政治獻金」的明確紅線。
日期:2021-12-01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1-30
在掌管德國外交政策16年後,德國總理梅克爾退休了,其繼任者可能是舒爾茨(Olaf Scholz),他將面臨平衡台灣與中國的經濟挑戰。許多專家都預測舒爾茨將會延續梅克爾的對華政策,但近期漢堡港出現了新的困境,根據彭博社報導漢堡港與中國緊密的經貿往來,將會受到美中關係緊張、全球供應鏈變遷影響,與此同時台灣與德國正緊密合作加強半導體供應鏈。
日期:2021-11-30
通貨膨脹是全球近期關心的議題,財政部前部長、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指出,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雖然相對美國溫和許多,但通膨問題一直存在且「不會這麼快結束」,不少人想買房抗通膨,她認為這種方式並不適合在「停滯性通膨」的環境下操作。
日期:2021-11-30
在大陸投資遭跨省市調查罰款補稅後,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昨天以「資深工業人」自稱,獨家投書本報,表達對兩岸關係與產業政策不彰的焦慮。徐旭東說,近幾年來,台灣「逢中必反」的現象,似乎有擴大跡象,也令人憂心。
日期:2021-11-30
台灣已經進入人口負成長,2020年新生兒下降到只有16萬人的歷史新低,且比全年死亡人數還少,未來將明顯衝擊勞動力及整體經濟,更勢必影響我國視為經濟命脈的科技業,特別是半導體。曾是Google台灣第一號員工,也是前Google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的簡立峰認為,如果台灣想要在未來的全球科技版圖中,成為大家不可忽視的人工智慧(AI)強國,至少有兩個方向可以發展,第一是結合台灣既有的科技硬體及資通訊強項,發展相關的人工智慧應用,但必須彌補半導體及新創事業的人才年齡差距;第二,國內企業需要思考,如何走在年輕人之前,創造新的事業或商業模式,讓人才不用從台灣出走,就能做到全世界的市場,而不會因為人才在國內看不到發展機會,而出走國外。
日期:2021-11-29
有些人會說自己對投資有確實把握,也會針對通常很複雜的問題提供模糊又過於簡單的指導。這種人不太可能是有益的知識來源,也不太可能是有辨別能力的人。
日期:2021-11-29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日前(27日)在《老謝看世界》節目中,與來賓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一同就2022年全球股市觀察重點進行深入探討。節目中歸納佈局明年股市新方向應注意3大關鍵:一、全球通漲壓力;二、縮表升息力道;以及疫情變化所導致的產業新生態。
日期: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