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俄羅斯傭兵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日前撤軍,雙方也達成協議,部隊停止向莫斯科的挺進,但是也留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權力弱化的疑慮。由於俄羅斯政局不穩定,投資人正關注後續變化,市場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投資者將轉向美國政府債券、美元、黃金和日圓等資產避險。
日期:2023-06-26
繼輝達 (Nvida)(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 (Jensen Huang) 5 月底訪台颳起人工智慧 (AI) 旋風過後,有「半導體女王」封號的超微 (AMD-US) 執行長蘇姿丰 (Lisa Su) 7 月中旬也將抵台舉辦發表會、拜訪供應商,有機會藉睽違三年多的訪台行,再度掀起一波 AI 行情。
日期:2023-06-25
荷蘭政府最快將在本周公布最新出口管制措施,半導體設備大廠ASML對中國的出口將因此面臨新限制,凸顯美中「晶片戰」升級。在俄羅斯內訌之際,歐盟峰會也將在本周登場。
日期:2023-06-25
美國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搭上AI熱潮,推升今年來股價飆漲200%,本周一度衝上439美元歷史天價,不過在股價創高之際,輝達第二大股東(持股比重僅次於創辦人黃仁勳)趁機賣掉部分股票,套現5100萬美元(約台幣15.7億元),連同本月其他兩位輝達董事出脫持股,這三位大股東累計進帳約1.86億美元(約台幣57.5億元)。當內部人急著賣股,股市小白當心成為韭菜。
日期:2023-06-25
中國持續加強對台軍事威脅,引發國際社會憂慮。繼聯邦眾議院軍委會後,美國聯邦參議院軍委會歷經3天閉門審議,參議院軍委會以24票贊成、1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通過參院版2024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NDAA)。法案擬為台灣軍隊建立全面性訓練、諮詢及能力建構計畫,並呼籲美台擴大網路安全合作。
日期:2023-06-24
由海洋之門探險公司(OceanGate Expeditions)發起的活動,潛入大西洋前往鐵達尼號沉船地點的觀光潛水器「泰坦號(Titan)」,日前搭載5人出發後失聯並已尋獲殘骸,船內5人被認定全數罹難。其中,英國富豪布朗(Chris Brown)原定也要參加這次旅程,且已支付8000英鎊(約新台幣31.5萬元)的訂金,最終選擇在最後一刻退出,救了自己一命。
日期:2023-06-24
莫迪的印度時刻22日拜登設國宴款待來訪的印度總理莫迪,在美中角力的愈演愈烈的情勢下,印度在地缘政治的角色也愈形重要,這是印度的時刻,就像鄧小平在1978年改革開放帶起的勢頭一般,中國出現人類歷史上罕見的飛躍成長,印度的下一棒,會出現什麼格局?值得拭目以待。
日期:2023-06-24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6-23
錢正在移動:從中港到日本全球最大基金集團貝萊德的CEO Larry Fink最近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國際資金正從中國轉向日本,最近華爾街的大型基金公司紛紛把目光轉向日本,也使得這個失落卅年的國家逐漸恢復活力。
日期:2023-06-23
潛水器「泰坦號」(Titan)於6/18赴北大西洋海域探訪百年沉船「鐵達尼號」殘骸,在加拿大東部外海下潛後不到2小時,即與水面母船失聯,船上氧氣量只能讓5名乘員使用96小時,週四晚間台灣時間19點08分已耗盡氧氣。雖然美、加、英、法均派出人力物力投入搜救,可惜搜救最後沒有出現奇蹟。美國海岸防衛隊官員宣布,深海機器人在海面下4000公尺處,距離鐵達尼號沉船的船首約488公尺發現潛水器殘骸,殘骸來自泰坦號的壓力室,起因可能是「災難性內爆」,5人已死亡,白宮也發聲明向家屬致哀。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一個設計用來探測敵方潛艇的高度機密聲學監測系統,曾偵測到泰坦號潛水器在通訊中斷時運行的地方附近,出現與內爆或爆炸相符的異常現象。
日期:202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