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ECFA的早收清單給台灣帶來的助力,已愈來愈微弱,且不一定能保住企業營運獲利;但對台灣半導體出口到中國,中國卻一直不敢下禁令,這才是台灣產業真正核心競爭力的所在。
日期:2023-10-04
化工科系畢業的林世民,在二十年前看好電解含銅廢液商機創業,如今與台灣PCB、面板、半導體廠合作,更進軍中國、馬來西亞、越南,他如何辦到的?
日期:2023-10-04
(今周刊1398)為了降低接軌ICS(國際保險資本標準)、IFRS17(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十七號保險合約)等國際新制的衝擊,壽險業者近年來積極調整產品策略,其中,長年受到國人喜愛的「儲蓄險」,就是公認最有可能「被消失」的壽險商品。
日期:2023-10-04
今周刊編按:日股續跌、日圓貶值,拖累以美元計價的日經225指數周二(10/3)重挫、已跌回美國投資大師巴菲特(Warren Buffett)4月訪問日本前水準。日圓在美國發布就業報告後貶破150,盤中最低貶至150.16,為2022年10月21日以來首見,不過隨後美元就瞬間轉跌,市場人士研判日本決策者已採取干預措施來支撐日圓。終場日圓兌美元匯率彈升0.67%至148.84日圓兌1美元,今年以來日圓重貶近14%。而央行總裁楊金龍周三(10/4)赴立院財委會報告,也被問到台幣貶破32.4字頭,創7年新低,台幣是否有「楊金龍防線」?楊金龍說,台幣匯率的穩定,是央行所關注的,沒有所謂的貶值底線。台股周三跟進美股下殺,台幣兌美元10點半報價32.421元,貶值9.3分,為2016年6月底以來7年新低。
日期:2023-10-04
方舟投資女股神伍德指出,AI硬體每售出1美元,AI軟體就可賣出8至21美元⋯⋯,而目前市場仍普遍忽略軟體領域,投資人追逐的硬體類股,均是人盡皆知,股票估值都已反映的公司。
日期:2023-10-04
近年金融情勢詭譎多變,投資操作難度也跟著大增,進入「什麼都不太確定的年代」,投資人更需要充實自己。《今周刊》導讀三本投資書,從股市大泡沫的故事,到如何解讀聯準會,再到不燒腦的無痛理財術,希望能讓讀者有所收穫。
日期:2023-10-04
(今周刊1398)一個規範「大到不能倒的保險」的監理規定,美國為什麼不願意採用?因為新規範的衝擊影響不只是保險公司,保戶可以選擇的商品也會改變。面對新規定,為什麼壽險業個個繃緊神經?先天不良的台灣壽險業,究竟需要哪些配套和在地化措施,才能完成接軌國際的挑戰?
日期:2023-10-04
今周刊編按:美元指數再度狂飆,10個月以來首度站上107,新台幣兌美元週二(10/3)開盤價為32.26元,中午暫收32.35元,重貶1.13角,創7年新低。終場收32.328元,貶9.1分,成交金額10.29億美元。主要亞幣包括人民幣、日圓、韓元都改寫波段新低紀錄。
日期:202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