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製藥巨頭諾和諾德出品的「減肥神藥」Wegovy持續熱銷,公司股價一路上漲,9月1日盤中一度躍升歐洲市值最高企業,短暫終結全球精品龍頭LVMH過去兩年半來的「歐股市值王」地位。
日期:2023-09-05
蘋果(Apple)秋季發表會將在9月13日正式登場,iPhone 15系列新機也即將同時發布。外媒報導漲價傳聞不斷,猜測iPhone 15 Pro系列將會大漲100~200美元(約台幣3,190~6,380元)。也許你還在猶豫該不該換最新的iPhone 15,《華爾街日報》整理出4種「不該升級」的情況,以及3種「應該升級」的情況,可提供廣大果粉參考。
日期:2023-09-05
美國科技公司戴爾(Dell)的股價在周五(9月1日)出現了一日暴漲21%的驚人紀錄,受惠於今年以來的AI熱潮,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也給予高度評價,這也是該公司自2018年重新上市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引起了全球投資人熱烈討論。戴爾股價在周五飆升了21%以上,收盤價達到每股68.19美元,股價不僅來到該公司重新上市以來的最高點,也是五年來的最大漲幅,驚人表現主要歸因於戴爾周四公布的第二季出色財報成績單。
日期:2023-09-04
20國集團(G20)領袖峰會本周將在印度新德里揭幕,俄羅斯總統普丁已宣布不會參加這場國際會議,目前外界高度關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也會缺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周一(9/4)宣布,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於 9/9至 9/10出席G20峰會。專家認為,習近平不來具有三大意涵,分別是印度總理莫迪的一大挫敗、「拜習會」無望、G20印度峰會重要性降低。此外,英國晶片設計公司安謀(Arm)計劃最快5日開始與潛在投資人見面,接著下周在美國掛牌上市。
日期:2023-09-04
中美電動車市場龍頭之爭明顯逆轉,比亞迪及特斯拉日前公布上半年財報,不論是在銷售數量、毛利率或研發金額,比亞迪都明顯超越特斯拉。此外,比亞迪也展開海外投資及併購等佈局,這些重要數字及動作背後,代表中、美兩強在電動車產業即將展開更激烈的五五波廝殺戰,後續進展值得關注。
日期:2023-09-04
瑞典鋼鐵廠SSAB已經找到「乾淨鋼鐵」的生產方式,以氫氣為中介原料,副產品只有水,SSAB稱不需任何化石燃料,因此能解決二氧化碳排放問題,預計2026年進行規模化後開始量產。高盛報告指出,2050年氫能潛在產值高達30兆新台幣。衝著這個龐大的利益,以及國際話語權,各國卯足全力砸錢發展氫能,國內產業也虎視眈眈,開始埋頭尋找商機。今周刊於1388期報導,在這場國際卡位戰中,腳步落後的台灣,究竟要從何開始急起直追,政府又能否帶著企業,搭上最後一班氫能列車?
日期:2023-09-03
Netflix 原創影集《海賊王》(航海王、ONE PIECE) 真人版於 8 月 31 日上線引起各界熱議,好評如潮,Netflix 週五 (1 日) 漲聲響起,收紅 1.43% 至每股 439.88 美元。
日期:2023-09-03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推出新版Model 3,同時宣布降價,根據特斯拉中國官網資訊,後輪驅動的Model 3煥新版售價為25.99萬元人民幣起(約115.62萬元新台幣),長續航煥新版為29.59萬元人民幣起(約131.64萬元新台幣),預計今年Q4開始交付。台灣特斯拉隨後也跟進降價, Model S降價18萬、Model X降32萬。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曾說可以殺到沒利潤以後靠軟體賺錢,然而,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認為「電動車手機化」是他作為一位電動車愛好者及Tesla的股東的擔憂,更點出3大迷思。
日期:2023-09-02
今周刊編按:輝達(NVIDIA)先前在一份監管文件中表示,美國將人工智慧(AI)晶片的出口限制擴大到中國以外的地區,包含部分中東國家,要求必須額外申請許可。中東管制部分,恐衝擊高達40億美元(約新台幣1,200億元)AI伺服器訂單。不過,美國商務部發言人周四(8/31)對此回應指出,並未阻止企業向中東銷售晶片。先前傳出獲得中東資料中心400億大單的緯穎(6669)中槍,週四(8/31)股價直接摜破1,600元及1,700元兩大整數關卡,盤中還一度亮燈跌停,下跌8.24%後,周五繼續殺,終場收在1510元、下跌50元或3.21%。
日期:2023-09-01
生活中有八成的數據都是電腦無法辨識的文字、圖像或影音,以前要人工分析這些數據、訓練AI,得花上數月、耗費百萬美元,不過這家總部在英國的新創Instill AI,開發出一套工具,現在只要幾分鐘,就能自動把所有類型資料,轉成電腦可辨識的語言。
日期: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