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美元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美元共有10000項結果
國際總經

德國財政鬆綁的啟示

德國鬆綁長久以來的政府舉債上限,並釋放用於國防支出的基金,這與川普的減債成了強烈對比,同時顯示德國開始承擔歐洲未來的責任。

日期:2025-04-01

科技

聯電格羅方德傳合併,老四老五合力拚掉三星、目標成台積電替代方案…真變「美聯電」?10檔聯家軍暴動

聯電(2303)和美國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周一(3/31)深夜傳出消息,兩家正在研究合併的可能,綜合外媒報導,其合併目標是建立規模更大的美國公司,成為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製造業務將擴及亞洲、美國與歐洲,確保在台海緊張局勢加劇,以及中國自主生產更多晶片下,美國能獲得足夠成熟製程晶片。消息傳出後除了激勵聯電ADR一度漲逾20%,台股週二(4/1)開盤聯電一度大漲超過7.5%,聯家軍包括矽統也漲逾5%、聯詠、聯陽、智原、欣興、原相漲幅都超過2-3%。對此聯電也做出回應表示,「不回應市場傳聞,公司目前沒有在進行合併」。

日期:2025-04-01

國際總經

聯電、格羅方德合併有可能?「抗台積電陣營」要成形,英特爾角色是關鍵!

昨晚(3/31)美股明顯修正,但聯電在美國掛牌的ADR大漲9.16%,因為《日經新聞》傳出聯電與格羅方德洽談合併的重磅消息。不過,聯電已對外否認這個傳聞,至於格羅方德則尚未表示意見。根據日經報導,兩家公司有意創建一家規模更大的美國公司,將生產業務範圍深入亞洲、美國和歐洲,藉此確保在兩岸局勢緊張與大陸力推自主生產晶片政策下,讓美國能獲得更多成熟製程晶片。在大家關注焦點還放在先進製程的英特爾與台積電是否合作之餘,兩家在成熟製程領先的廠商洽談合併,成功機會大嗎?

日期:2025-04-01

國際總經

經濟列車即將撞上債務高牆

全球債務牆預計在2027年築至高點,但市場總會提前反映,甚至不排除今年年中就會顯現,時間緊迫啊!

日期:2025-04-01

國際總經

美國須立即制定穩定幣法規

穩定幣可能引領金融系統全面創新,各國競相爭取領導地位。要迎接更高效、更穩定的支付方式,立法者需要通盤考慮機會與風險。

日期:2025-04-01

債券基金

長不如短、公債不如投等債…股匯大跳水,想買債避風頭?專家教戰資產配置:機會、風險一次看

市場動盪下,資金湧向債券避險。然而,德國擴大軍備推升歐債危機疑慮,以及美國近3兆美元短期公債到期,違約風險升溫。歐、美債市風險加劇,避險資產仍穩健嗎?

日期:2025-04-01

金融

川普關稅大刀,熱錢撤出股市湧入黃金!金價3086美元刷新高,各國若祭「1動作」將叩關3100美元

美國總統川普揮關稅大刀,避險買盤激勵國際金價上週衝破每盎司3080美元大關、再創新高。展望後市,台銀週一(3/31)指出,關鍵在美國本週將公布的對等關稅內容,若關稅強勢實行並引發各國更大規模反制,避險資金有望助金價挑戰3100美元。

日期:2025-03-31

國際總經

川普4/2將端上關稅大菜,全球剉咧等!觸發美國經濟衰退、美債拋售潮、美元喪失霸主地位的機會有多大?

美國總統川普及其經濟顧問團隊,將在4月2日揭曉他所謂的「對等關稅」大菜,讓全世界都有程度不一的焦慮感,且美國國內部分貿易專家對於川普政府的可能手法都持保留態度。有多年官股金控高層及財經部會服務經驗的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陳松興博士指出,川普2.0大打關稅戰,後續還可能祭出金融及貨幣手段,金融市場已經有人在討論,他這些手法不僅不利美國本身的經濟成長,導致國際貿易秩序大亂,甚至可能觸發各國拋售美國公債,導致美元在全球貨幣市場霸主地位進一步流失。換句話說,川普2.0對於的對於美國及全世界的影響範圍,從貿易、貨幣到金融層面都有。

日期:2025-03-31

政治社會

台積電21家供應鏈決定加碼美國,漢唐、兆聯、華懋、辛耘等都入列!台積變成「世界的台積電」,為何供應鏈也要變成「世界的供應鏈」?

台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本月初在美國白宮宣布,將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後,國內的台積電供應鏈至少已有21家廠商也決定加碼美國,從漢唐、兆聯、華懋、辛耘都有。不僅如此,台積電在國內的數百家供應商,開始自行合作「打群架」,要結合大家的力量打世界盃,不僅要跟著大客戶去美國,也放眼英特爾、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也可能吃到日本國策大力支持的先進製程晶圓廠Rapidus的商機。台積電在國內的中小型供應鏈,已知要以集團或策略聯盟方式走出台灣的,就有18家供應鏈組成的德鑫半導體、無塵室大廠聖暉(5536)結合旗下的兩家上市櫃公司,以及由志聖(2467)、均豪(5443)及均華(6640)組成的「G2C+聯盟」。

日期:2025-03-31

科技

駐星代表童振源看「中國半導體突圍困局」:自給率遠未達標、先進製程受阻、投資效益待觀察

自2015年中國推出「中國製造2025」戰略,半導體產業便被列為重點發展領域。官方曾設下2020年40%、2025年70%、2030年80%的晶片自給率目標,並力求實現高端晶片技術自主,冀望透過國家資金、政策扶持及龐大市場規模,建立自主可控的半導體體系。

日期: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