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高雄鋰電池廠大火,重創台泥集團轉型關鍵的電池事業。面對產能利用率低、市場競爭激烈等挑戰,台泥的轉型之路更顯艱辛。
日期:2025-08-20
今周刊編按:彭博先前引述白宮官員等知情人士報導,川普政府正在討論收購英特爾約10%股份,同時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也宣布將投資2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成為英特爾前十大股東。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證實,美國正與英特爾談收購10%股份,他也重申入閣前多次強調的晶片自主立場,「我們不能依賴台灣」。而路透也報導,盧特尼克正評估,除了英特爾之外,要將拜登政府當初提供赴美設廠的補貼轉成「股權」,也就是會成為台積電、三星實質有力股東。據美國官方數據,目前台積電已獲核定補貼款為66億美元,若以此金額來計算,大概可換得1.83億股台積電股份。觀察台積電2024年年報的資料來看,第十大股東為0.73%,以此持股比例約0.71%來說,可能緊接前10大股東之後。一名不願具名的資深分析師表示:「這消息肯定是利空,對台積電股東來說,最直接與實質的利空就是股權稀釋。」「那台積電還不如繳關稅好了,繳關稅也不過就繳3年,被入股的影響是非常長遠的,以後不知道要怎麼把他們請走。」台積電則是表示,不回答假設性問題。
日期:2025-08-20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5-08-20
在美中對峙下,AI在各產業的需求只會持續增加,因此可能面臨估值調整而非全面泡沫。創業者、企業家與投資人應該思考的是,誰能在修正後留下來,成為未來10年的巨擘。
日期:2025-08-20
將在第三季底興櫃轉上市的禾榮科,因鎖定特殊放射治療設備、大股東漢民科技加持,備受市場期待。它能在歐美壟斷的醫療設備市場有所突破,成為台灣生技業奇兵嗎?
日期:2025-08-20
今周刊編按:孫正義掌舵的日本軟銀集團,在美東時間8/18(一)宣布同意買進20億美元的英特爾等值股票,此次投資將使軟銀持有英特爾約2%股份,成為第6大股東。另外,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川普政府也討論將英特爾依《晶片與科學法》取得的部分或全部補助款,轉換為股權,等於美國政府取得英特爾10%股份,若最後確認,美國政府將成英特爾最大股東。英特爾婉拒評論,白宮也未發表看法,但英特爾盤後股價已先大漲近6%。
日期:2025-08-19
• 面對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動搖市場反應的傳統信念。公式地應用所謂的市場「規則」來應對,例如認為美元和美國國庫券是安全避風港,可能不如過往有效。• 投資人似乎出現「危機疲勞」(Crisis Fatigue)的情況,這可能與過去幾年接連出現並最終克服的風險事件有關,包括新冠疫情、戰爭、美國的政策起伏等。• 這種抗跌韌性在某種程度上看似相當合理,因為地緣政治衝突對風險市場的影響與其對經濟和企業基本面的影響一致。然而,當市場逐漸過於習慣「狼來了」的警訊,隨著政治衝擊、政策搖擺及地緣衝突消息不斷積累,投資人也習於忽略未能立即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的威脅,這種脫敏現象亦形成風險之一。
日期:2025-08-19
232調查尚未出爐,美國總統川普卻預告,將針對半導體與其製品、製造設備,課徵超過100%的稅率。矽晶圓供應商環球晶(6488)已搶先卡位,董事長徐秀蘭直言,公司具有「環球優勢」,即便半導體關稅上路,美國客戶反而會因此優先考慮環球晶產品。徐秀蘭直言,美國現有最新的12吋矽晶圓廠,是21年前建造。環球晶在德州落成的新廠,目前已開始送件給客戶驗證,明年起美國市場將成公司營收成長的重要動能。值得留意的是,蘋果執行長庫克在與川普的會面中,特別點名環球晶為十大供應鏈之一。徐秀蘭直言,這並非2家公司首次合作,過往都是透過台積電、德儀等方式間接供應,這次蘋果想特別強調「美國製矽晶圓片」,未來是否會透過簽約或其他方式,鼓勵蘋果供應鏈使用環球晶產品,未來將討論。
日期: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