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關稅的不確定性,必需品與醫療耗材等剛性需求,有望成為當下的另一項思考布局。近視人數攀升趨勢已不可逆,為隱形眼鏡市場注入動能,「眼球經濟」備受矚目。
日期:2025-04-23
印尼人口與內需潛力龐大,台商面對美國關稅戰衝擊展現高度韌性,積極在地化、生產基地轉移與世代接班。儒鴻、百和、胡連等企業憑藉技術優勢與品牌合作,持續穩健成長,印尼仍是台商布局全球的重要據點。
日期:2025-04-23
台灣企業赴美掛牌,如今卻面臨轉板及下市的風險。面對台灣資本市場大力招手,新創公司該何去何從?
日期:2025-04-23
我們先不管什麼獲利的背後因素,或者總經成分在內,以甜甜價來說,富邦金肯定是首選,目前看起來,殖利率也是最高,如果不喜歡壽險金控震盪,那麼銀行類型的中信金就是首選,不過......
日期:2025-04-23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在國際上愈發孤立。儘管普丁試圖拉攏中國、伊朗與土耳其,尋求擴大對西方的外交牽制與經濟支援,卻難以換來實質的軍事合作與資源援助;與此同時,國內反戰聲音也在高壓統治與資訊審查下被全面壓制。本文將帶你深入分析普丁如何透過外交手段、能源策略與資訊控管,延續這場孤立中的戰爭,並揭露俄羅斯社會如何在恐懼與沉默中,一步步邁向極權統治的未來。
日期:2025-04-23
每日經濟新聞社是韓國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今周刊》獨家取得其周刊《每經ECONOMY》授權,為讀者提供更多元、國際化的新聞視野。
日期:2025-04-23
我想近幾年不時都會出現這樣的聲音,公債已經沒有避險效果了,股債配置已經失效,債券不值得持有等等。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近5年才開始買債券的人,尤其是在2022年才開始接觸債券的人增加很多,會覺得債券越買越賠,並沒有理論上說的避險效果,認為股債配置已不適用,非常能被理解。但若將觀察的時間拉長至20~25年,則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日期:2025-04-23
台灣電動機車龍頭Gogoro近年陷入低潮,累積虧了上百億元,被稱為「機車界賈伯斯」的原董事長暨執行長陸學森則黯然下台。年輕的姜家煒走上火線、清理戰場,他如何救亡圖存?
日期:2025-04-23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5-04-23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接連攻擊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要他立即降息,並傳出他有意開除鮑爾,加劇金融市場因關稅戰所出現的震盪,美債、美元、美股都下跌,但川普到周二 (22 日) 緩頰表示,雖然他對 Fed 降息速度太慢感到沮喪,但無意在鮑爾任期屆滿之前把他開除。美股期指聞訊跳漲,道瓊期走高 500 點。
日期: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