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準會主席鮑爾提及,在今年不考慮降息下,利率將在高檔維持至少半年以上,隨著全球經濟進入衰退分水嶺,利率敏感型資產將面臨較大承壓,投資人應保持警戒。
日期:2023-05-10
全球醫用導管年產值近500億美元,台灣卻有9成仰賴進口,惟峻程科技力拚突圍,以年產80萬套的產能,為歐美大廠代工,甚至賣回台灣。
日期:2023-05-10
聚鼎二○二一年五月併購漢高集團旗下TCLAD廠,但如今虧損金額已超過五億元,而一年後才認列的帳務與存貨損失啟人疑竇,聚鼎的併購案有哪些事情沒說清楚?
日期:2023-05-10
近期在生技股王保瑞股價的帶動下,多檔生技股寫下歷史新高紀錄,展望未來,究竟還有哪些生技股值得布局?在操作策略上,該如何兼顧投資風險?
日期:2023-05-10
國邑曾經在學名藥領域穩健發展,卻選擇打掉重練、往新藥領域開發。用七年時間,目前已進入臨床三期試驗階段,它如何找到低風險開發策略?
日期:2023-05-10
近一年來,儘管加權指數表現溫吞、大盤整體市值減少,但生技總市值卻是逆勢創高,衝破1.4兆元,當資金紛紛湧入,看好生技發展趨勢的背後,有哪些在產業間逐漸出現的質變,讓市場大咖也要加碼投資?
日期:2023-05-10
美國銀行業危機狂燒,爆出商用不動產價格崩壞、區域銀行倒閉潮⋯⋯,但多位經濟專家、金融分析師卻認為,這些危機不致惡化為全面的金融風暴。
日期:2023-05-10
「只要大盤氣氛不好,主力、中實戶就會炒一趟生技股……。」在股票市場,過去經常可以聽到類似說法。這個現象或許依然存在,但長期關注生技產業、生技投資的專家近來對我們說,台灣生技產業正在進化,「最大的進步,就是投資者的支持。」
日期: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