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因「全球暖化」出現極端氣候,淨零碳排成為不得不做的事,節能減碳又勢必要從電動車著手。謝金河在《數字台灣》節目中指出,全球電動車產業滲透力持續成長,目前全球汽車銷售量大約8600多萬輛,電動車已逾2000萬輛。當電動車成為主流後,帶動新的產業的蓬勃發展。11月20日鴻華先進以每股50元掛牌,因今年虧損,盤中一度大跌逾8%。謝金河請教鴻華先進總經理李秉彥,鴻華先進何年何月可以轉虧為盈?李秉彥表示,汽車產業需要長期投資,鴻華成立到現在才3年,「明年Model C是放量的一年,明年年底會有Model B乘用車;2025年會有2台乘用車和電動巴士,3台車一起銷售。」「我們認為2025年是值得期待的,希望在這一年可以有很好的銷售表現。」
日期:2023-12-05
彭博社週一(12月4日)報導,根據Washington Service彙整的數據,輝達(NVIDIA Corporation)公司高層和董事上個月出脫或計畫出售股票約37萬股、價值約1.8億美元(今周刊編按:約新台幣56.4億元),若全數出脫、將創下至少6年來最大月度賣出金額。數據並且顯示,2020年迄今輝達內部人士並未買進自家公司股票。
日期:2023-12-05
11月下旬公告的10月美國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年增率從10月的3.4%大幅下降至3.0%,創2021年3月以來最低點,印證美國通膨數據持續降溫之中,且出現加速態勢。
日期:2023-12-05
今年來到尾聲,明年的台灣又將何去何從?由《今周刊》舉辦的「2024經濟展望論壇」上,即邀請產、官、學界專家齊聚,針對未來產業整合、人口老化和投資趨勢等面向進行前瞻。
日期:2023-12-04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2/4)日出席「2023大肚山電動車產業高峰論壇」時表示,「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於去(2022)年頒布,設定2040年推動車輛全面電動化,目前我國電動大客車與小客車整車已具備開發與量產能力,零組件產品也可供貨給全球車廠。他強調,我國電動車透過政策扶植與產業研製已獲得不錯的階段性成果,不僅今年我國車電產值預估超過4,000億元,2025年更可能成長近6,000億元。他期盼在產、官、學、研與政府共同合作,在台灣建立國際電動車綠色且具韌性的供應鏈,加速全球淨零碳排運輸系統發展,推動台灣車輛產業進入兆元產值的行業。
日期:2023-12-04
今年即將落幕,由今周刊主辦的「穩局中的契機」經濟展望論壇,邀請富蘭克林投顧資深副總經理羅尤美展望明(2024)年經濟。羅尤美指出,明年市場動盪將會超過今年,明年金融市場有三大變數,建議投資人明年除在股市布局外,也應關注價值型投資,包含債券、平衡型收益,建議持股4成,收益型投資6成。
日期:2023-12-04
《今周刊》第二屆「經濟展望論壇」周一(12/4)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登場,在專題演講部分,以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壓軸,他以「綜觀全局 2024經濟局勢洞見觀瞻 」為題,替聽眾剖析整體經濟情勢。
日期:2023-12-04
專攻醫療AI的上櫃公司,也是中國醫藥大學衍生企業的的長佳智能(6841),為了強化醫療AI的國際市場佈局,本月初分別與西門子醫療(SIEMENSHealthcare Limited)及馬來西亞醫學解決方案業者Qmed簽署合作備忘錄。長佳與德國西門子的合作,是聚焦(但不限於)腦神經、腫瘤和心臟病等具全球影響力的疾病,共同打造創新的AI診療解決方案,並於全球市場推出產品。至於與Qmed合作是應用長佳智能的醫療大數據及平台、醫療AI等技術,雙方共同強化在馬來西亞醫療AI市場的滲透率,並且放眼整個東南亞市場。這也是2018年成立的長佳智能,在成立五年後的重要國際市場策略。
日期:2023-12-04
《今周刊》周一(12/4)舉行第二屆經濟展望論壇,今年以「穩局中的契機」為題,邀來經濟部部長王美花與聯博投信固定收益資深投資策略師江常維,以先台灣、後全球的順序解析在2024年可能的產經走勢,期能提前布局、掌握投資致勝關鍵。
日期:2023-12-04
我們調整了崇友(4506)2024年的配息預估值,這導致崇友評價掉入了合理價區間。與此同時,我們基於壽險業國際新會計準則的不確定性,決定將國泰金(2882)解除追蹤。
日期: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