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ETF是投資人的最愛,今年以來不僅規模暴增,發行檔數也突破13檔。尤其是,多檔高股息ETF正巧持有今年最夯的AI股,使得高股息ETF股價狂飆,漲幅還更勝權值型ETF。然而近期AI股大修正,許多投資人也擔心,高股息ETF股價是否也面臨大波動。現在究竟該續抱,還是該出場呢?
日期:2023-08-15
山雨欲來:深滬港股跌勢逐漸衝擊台灣!中國的內房危機,從恒大,碧桂園相繼告急,已衝擊到中植系統的中融信託,這一輪危機從房地產到金融體系,現在也撞擊資本市場,原本已積弱不振的深圳,上海,香港股市,14日都出現顯著的跌勢,台灣的加權指數也大跌逾200點,除了AI的國際連結,這些年和中國緊密連結的產業也將受到影響。
日期:2023-08-15
今周刊編按:中國規模最大的民營資產管理集團「中植系」旗下中融信託,傳出投資房產失利,其信託產品出現未如期兌付的狀況,目前至少有3家中國上市公司踩雷,至少涉及350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1.54兆元)。
日期:2023-08-14
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周一(8/14)在第二季線上法說會中透露,AI伺服器在集團營收的佔比不高,但成長飛快,今年上半年就超過200%,且預期下半年成長速度將超過這個市場的增速。以AI伺服器全球市場規模今年有300億美元(約9600億台幣),2027年上看1500億台幣(約4兆8300億台幣),複合年成長率高達50%來看,未來鴻海在這方面業務大有可為。不僅如此,劉揚偉也樂觀預期,以目前鴻海在AI伺服器供應鏈上游(GPU模組及基板)市佔率超過五成來看,未來2~3年鴻海極可能成為市場第一。此外,鴻海也宣布與微軟在LEO(低軌衛星)業務,締結全球星系策略夥伴關係,意味鴻海的業務範圍正式登上太空。
日期:2023-08-14
8月ETF除息秀熱呼呼,計有12檔台股ETF將於16日至21日間除息,受惠於台股除權息旺季所帶動的股息入帳、加上AI發威挹注資本利得空間,大多配出亮眼成績,吸引資金搶進,成交量大增,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群益台灣ESG低碳都創天量。
日期:2023-08-14
大陸碧桂園財務危機愈演愈烈,旗下11檔境內債券今(14)起停牌,所涉債券規模超過160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675億元)。碧桂園股價暴跌,11日跌破1港元,今早開盤再跌逾14%至0.84港元,創下歷史新低。
日期:2023-08-14
2017受薩德事件事件,中國政府禁止中國旅客入韓觀光旅遊,導致雙方觀光交流中斷,亦使得觀光收支大量仰賴中客消費的韓國受到龐大衝擊。此次中國宣佈開放對外觀光,中韓觀光交流終於回復,韓國是否有機會透過中國團客獲得GDP紅利?
日期:2023-08-14
面對2050淨零碳排國際趨勢,各陣營總統參選人能源政策與路徑成為選戰攻防重中之重。代表民進黨的賴清德延續政府既有2050碳中和以及「2025非核家園」等政策路線,但將核能列為「緊急情況」時最後手段;能源配比部分,到2050年,再生能源配比將達6至7成、氫能9%至12%,也搭配碳捕捉的火力發電20%至27%。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則主張將核一、核二、核三檢修後安全延役,並在安全無虞下,推動核四安全重啟;在能源轉型途徑採「2030減碳台灣」、「2035低碳台灣」、「2040無煤台灣」、「2050淨零台灣」,至2050年將達到再生能源57%、核能18%、碳中和電力25%。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則主張核一不延役,在科學、安全前提下延役核二、核三,核四則應盡速體檢後決定是否重啟,並主張到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40%。至於尚未確定是否參選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則主張核一、核二儘速重啟、核三延役、召開公民會議凝聚核四共識,也開發小型核電廠以及潮汐發電、海洋溫差發電等再生能源。
日期:2023-08-14
晟德轉投資公司東曜藥業(1875.HK)周一(8/14)舉辦上半年業績發表會,上半年營收近15億,較去年同期增長80%,主要來自核心產品貝伐珠單抗注射液樸欣汀銷量持續攀升及CDMO 業務持續增長,目前在手訂單達53億,並預計於未來3年內實現營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包含3個近商業化量產的ADC項目,未來有望為東曜帶來豐厚利潤。
日期: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