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供應鏈重組浪潮中,東協國家成為外資投資必爭之地,也是許多台商前進世界、蓄積能量重鎮。在《今周刊》舉辦的2023東協台商一千大調查暨論壇上,請來多家台灣金融業界代表,暢談數位新南向及供應鏈轉移商機以及安心贏向東協共創榮景。
日期:2023-09-05
台積電成為世界主要工業大國的強力追捧對象,原來原因並非只是美中對抗造成的地緣政治緊張。身為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董事會成員的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吳田玉,與環球晶圓董事長徐秀蘭都指出,在地緣政治之外,肆虐全球三年的新冠病毒疫情,以及全球淨零碳排風潮衍生的各種碳費機制,不僅使得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開始區域化,也是台灣晶圓製造廠商開始在海外建立產能的重要原因。在這個大趨勢下,未來十年由區域政治引導的半導體供應鏈成本上升,以及區域性的供應鏈分割,將會愈來愈明顯。
日期:2023-09-05
探究永續與觀光的連動,最早源自於1980年的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於該年倡導永續觀光發展,隨後UNWTO於1992年的地球高峰會(World Summit)再度提出「21世紀議程」(Agenda21),依照著「永續發展概念」擬訂具體政策與計畫,為21世紀人類社會勾勒出發展藍圖。然而當全球開始高度重視永續觀光的發展,負責規則制定的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GSTC)便扮演著關鍵角色。
日期:2023-09-05
太子建設周二(9/5)舉行法說會,太子建設財務長林俊良表示,因不動產本業銷售率趨緩,今年營收會較去年衰退,但飯店事業體旗下的5個據點台北W飯店、時代寓所、台中日華金典國際酒店、台南太子文旅與墾丁福華渡假飯店受惠疫後觀光復甦,營收進補,太子全年獲利尚不會虧損。
日期:2023-09-05
全球地緣政治變遷、美中貿易摩擦升溫與國際大廠分散風險,推動「中國加一」,在打造安全生產基地需求下,形成供應鏈移轉,鄰近臺灣的東協10國、南亞6國與紐澳2國,合計18國家成為臺灣新南向重點。經濟部國貿局副局長李冠志周二(9/5)出席今周刊主辦「深化南向鏈結,共創東協榮景」2023東協臺商一千大調查暨論壇,分享國貿局如何以人為本,搭建合作平台,創下1800億元貿易新高,搶占東協新商機。
日期:2023-09-05
在當前全球「去中化」的浪潮下,許多台商紛紛從中國移向東協國家。《今周刊》採訪團隊實地走訪東協現場,見證全新的製造業強權正在東協興起。但多數台商在當地投資仍以外銷電子製造設備為主,專家建議,面對東協龐大的人口紅利,應積極把握其內需市場的潛在商機。
日期:2023-09-05
疫後面對全球新投資與貿易趨勢挑戰,過去40年新自由主義時代下的資本運作邏輯是否還行得通?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許添財周二(9/5)出席今周刊主辦「深化南向鏈結,共創東協榮景」2023東協臺商一千大調查暨論壇,犀利剖析全球投資貿易趨勢變革,提出精彩建言觀點。
日期:2023-09-05
法國巴黎人壽舉辦「優享人生 無虞未來」退休論壇,透過產學專家的分享,為民眾的退休準備提供方向。論壇中,景順投信總經理蕭穎雋從投資市場的角度建議民眾,以退休為目標的資產操作要盡量看遠一點,且根據歷史資料回測,只要投資人夠有耐心、規律且自律的執行,透過不同的投資工具布局,持續待在市場中,即有機會達標。如:以最簡單的股六債四配置來說,從歷史資料來看,在過去90多年間「平均都有超過雙位數的表現」,僅約2成時間的報酬率不如預期。
日期:2023-09-05
104人力銀行發表2023年《半導體產業人才白皮書》,揭露半導體第二季每月徵才 2.3 萬人,與 2022 年同期 3.7 萬人相比,自高檔滑落 37.5%,不過,平均月薪 5.6 萬元,年增 3.1%,與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軟體網路業成為台灣前3高薪的產業。半導體若以職務區分,上游 IC 設計的「類比 IC 設計工程師」薪資最高,平均月薪可達 9.9 萬元;若依地區來看,可看出北、中、南薪資差距已逐步縮小,北部只比中南高出約16%,分析原因,猜測是與中南部物價相對較低,對於人才返鄉或南漂具一定程度的吸引力有關。
日期:2023-09-05
勞保到底選一次領還是月領比較好?這是一個讓不少超過50歲的勞工都不大確定到底怎麼選擇的尷尬問題。今天教你用2個小工具快速評估,找到適合的領法。這邊就舉一個最近的諮詢案例來說明。
日期:202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