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時不時就會看到某些店家或品牌,因為爭搶商標或爭論誰才是正統的問題而吵翻天。對上市櫃企業來說,名字是外界認識自己的第一步,今年至今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卻已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數量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
日期:2023-09-20
多數有錢人都是如何安排退休後的生活呢?即使家財萬貫也會前往養老院度過餘生嗎?中國一名85歲長者日前在養老院正式辦理入住手續,細究其背景發現,該名老人竟是重慶前首富、力帆集團創辦人尹明善,85歲的他正式入住養老院後徹底退休,告別商場。不過,以尹明善的地位、家世可說是不需要到安養院頤養天年,他親口透露住進養老院的原因,正是「不想給子女添麻煩」。尹明善表示,在慢慢轉變養老觀念後,因此毅然決然前往養老機構,讓照護責任交給專業的人員。
日期:2023-09-20
今周刊編按:樂陞科技前董事長許金龍製造日商百尺竿頭公司有意收購樂陞的假象,事後破局導致投資人損失,最高法院維持高等法院更一審判決,周三(9/20)依《證交法》內線交易等罪判他10年徒刑定讞。許金龍目前以2億元交保,限制住居與出境出海,最高法院通知檢方啟動防逃機制。(原文刊載於2023/8/3,更新時間為2023/9/20)
日期:2023-09-20
投資大戶傅君玉接受鏡周刊(第364期)專訪,暢談近5年的投資經驗與心得,並對存股池中的帝寶(6605)有深入並獨到的看法。本期《存股助理電子報》除了對傅大戶的專訪做深入解讀外,也同時對傅大戶投資心法有獨家解析。
日期:2023-09-20
台股經過上半年的激情演出,第四季又將呈現什麼樣的風景?哪些類股有表現機會?本刊專訪分析師,為投資人深入剖析台股後市。
日期:2023-09-20
陳老師的iPhone XR用了5年,開始有點出狀況了。最近iPhone 15剛出來,我是有一點小小的心動,但一支最貴要快6萬元,最便宜的也將近要3萬,嚇死寶寶了!不過手機貴也沒有關係,重點是要有人幫我買單。
日期:2023-09-20
前言: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2023年截至目前為止,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已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為何掛牌公司無懼更名繁複手續,寧可改名面對股民?是企業轉型、還是期待更名氣象一新帶動股價?今周刊查訪各公司基本營運概況,讓股民能進一步了解其改名的目的與可能的想法,在投資路上能有更多參考可依循。----------------------上櫃公司能率集團旗下的系通科技(5348),於6月底股東會通過更名為「正能量智能」,將朝向運動事業整合平台發展。系通科技長期生產智慧運動穿戴裝置為主,主力產品是三鐵手錶及腳踏車用等電子產品。公司未來將定位由單一運動裝置製造商,跨入運動整合平台,整合運動資源進並提供消費者全方面之運動服務需求。
日期:2023-09-20
前言: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2023年截至目前為止,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已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為何掛牌公司無懼更名繁複手續,寧可改名面對股民?是企業轉型、還是期待更名氣象一新帶動股價?今周刊查訪各公司基本營運概況,讓股民能進一步了解其改名的目的與可能的想法,在投資路上能有更多參考可依循。--------------------半導體零組件通路龍頭大聯大控股(3702)日前於法說會中公布,今年第二季合併營收、營業淨利、稅後淨利及EPS(每股純益),全都超越財測高標。其中,合併營收季增8.2%至1566.9億元,營業淨利季增27%至24.66億元,淨利更季增238%至23.17億元,EPS則為1.14元。大聯大在5月底股東會提出討論案,變更公司名稱及修訂公司章程案,為了配合業務營運發展需要,公司名從「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大聯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並於5月底股東會通過。
日期:2023-09-20
前言: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2023年截至目前為止,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已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為何掛牌公司無懼更名繁複手續,寧可改名面對股民?是企業轉型、還是期待更名氣象一新帶動股價?今周刊查訪各公司基本營運概況,讓股民能進一步了解其改名的目的與可能的想法,在投資路上能有更多參考可依循。-----------------------中部營建股王總太(3056)配息大方,一直是存股族最愛。以2022年來說,合併營收86.98億元,稅後純益達22.09億元,每股純益(EPS)9.81元。今年股東常會通過配發8.2元股利,其中4.1元為現金股利、4.1元股票股利,創歷年新高,近3年殖利率超過15%。今年6月,總太宣布更名為「富華創新」,讓許多股民大感吃驚。總太集團主席吳錫坤早前表示,因政府政策作空房市,悲觀看待房地產前景,未來公司業務將不再局限於房地產,會朝多角化發展,並轉型為控股公司。
日期:2023-09-20
前言: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2023年截至目前為止,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已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為何掛牌公司無懼更名繁複手續,寧可改名面對股民?是企業轉型、還是期待更名氣象一新帶動股價?今周刊查訪各公司基本營運概況,讓股民能進一步了解其改名的目的與可能的想法,在投資路上能有更多參考可依循。-------------------------------重鵬生技(3555)於今年6月更名為「博士旺創新」,目前博士旺創新董事長是周康記。「博士旺創新」已是3度改名,原來是成立於2003年9月的「擎泰科技」,業務為NAND Flash控制晶片廠,2016年威剛旗下兆隆、億生等公司入主,轉型為經營生物技術服務與食品雜貨,更名為「䳯鵬億極」。2018年9月跨入美妝品、保健品、機能飲品等相關產品銷售與合作,二度更名為重鵬生技。
日期: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