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週四(9/21)維持利率不變,央行理監事會議也決議不升息,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利率走勢深度影響買方購屋意願,觀察2022年3月以來5次升息,每次升息就會造成下個月買賣移轉棟數緊縮,這次不升息讓房貸族稍微放寬心。另一方面,新青安貸提供1.775%破盤價利率,首購進場意願高,造成8月八大行庫新增房貸走揚,政府為避免不動產市場再度熱絡,今年房市管制應該不會鬆綁。
日期:2023-09-22
台灣及亞太地區最大離岸風電專案融資過關!海龍離岸風電計畫週五(9/22)宣布與16家國際和本地商業銀行簽署融資協議,將取得新台幣1,180億元的專案融資。
日期:2023-09-22
美國聯準會在9月21日凌晨的會議中維持利率不變,但由於看好經濟前景並再次表態進一步升息,美元兌台幣也順勢衝高後收在久違的32.112;台灣央行理監事會議也在當天下午宣布利率不變,在台美利差並未進一步拉開下,美元依然會續強嗎?後續怎麼觀察?
日期:2023-09-22
近年來因為美中陷入貿易與科技戰,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供應鏈經歷斷鏈、洗牌,東協國家成為外資投資新寵;在海外深耕逾40年的第一銀行也搭上此波浪潮,靠著「在地發展」與「持續開拓」的策略,創下疫情間獲利逆勢增溫的佳績。
日期:2023-09-22
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旗下英國晶片設計公司安謀(Arm)9月12日首次公開募股(IPO),9月14日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交易所掛牌,股價代號為「ARM」,ARM一上市隨即發轟動,以每股51美元掛牌,收盤63.59美元,掛牌首日股價一度飆漲近25%,收盤市值超過650億美元,成為全球2023年來最大IPO。然而,這場「瘋狂派對」熱潮逐漸平息,該股連續每日下跌,根據《CNBC》報導,美東時間週二(9/19)ARM收盤猛跌4.9%,最終收在55.17美元。而知名投資人、有「女股神」之稱的方舟投資(Ark Invest)執行長兼基金管理人伍德(Cathie Wood)也坦言,自己並未參與上週轟動一時的ARM IPO,Cathie Wood受訪時道出原因。
日期:2023-09-22
「中國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這句出自司馬中原的經典台詞,恰巧說明了「恐懼」的情緒,跨種族、年齡、性別…無所不在影響我們。從怕鬼到怕上台演講,怕蟑螂到怕死,我們該如何面對那些幽微或者巨大的恐懼呢?《別咬指甲了!把恐懼變成你的超能力!》一書作者阿瑪莉亞・安德烈用可愛的插圖及幽默方式剖析自身恐懼經歷,教大家如何戰勝恐懼。
日期:2023-09-22
中國經濟狀況不妙,加上對於資金控制、社會管控趨緊,連新興市場教父連莫比爾斯在年初都疾呼「在中國投資要非常非常小心」,觀察今年上半年,外資在中國投資已急劇減少,其中,南韓在中國新設立的法人企業數量,甚至低於在日本的數量,這是33年來首見。
日期:2023-09-21
受美股連續兩個月回檔,美元指數走高帶動台幣持續貶值,外資自7月開始連續三個月賣超台股累計約3,000億元,台股指數連續兩個月回檔,自8月跌落季線後,至9月下旬仍無法重返季線之上,牽動季線由上升趨勢轉為下降,台股趨勢型態在年線維持穩定上揚之下,中期拉回整理波段仍未結束。
日期:2023-09-21
中央銀行周四(9/21)召開Q3理監事聯席會議,表示考量國內通膨緩步回降趨勢,且明年通膨率可望降至2%以下,加上國內今年經濟成長不如預期,預估今明兩年產出缺口皆為負值,因此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因此,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年息1.875%、2.25%及4.125%。央行也預測今年下半年經濟成長率回升為3.81%,全年則為1.46%,低於6月預期的1.72%。展望明年,央行認為因全球商品貿易成長升溫、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將使台灣出口及民間投資動能可望回溫,因此預測2024年經濟成長率為3.08%。此次央行並未針對房市祭出新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央行說明,該行已五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且自去年3月來升息及調升存款準備率,加上政府落實「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的效果也持續發酵,因此未在動作。至於此次決議是否代表台灣升息循環已進入尾聲?央行總裁楊金龍保守地表示,雖然央行此次預測的今年、明年CPI、核心CPI增率都有下來,國內外主要機構也預測我國明年通膨低於2%,但仍有央行理事提醒還是要持續關注通膨。不僅央行理事如此關心,楊金龍表示,此外,美國聯準會(Fed)今天也是認為是否已結束升息循環,還是要看更多數據,且預期說還要再升息一碼,有此不確定性在,現在在預測上比較難,因此台灣也必須如此謹慎。
日期:2023-09-21
今周刊編按:日本電機大廠東芝(Toshiba)12/20正式從東京證交所下市,結束 74 年上市公司歷史。下市後由日本產業夥伴株式會社 (JIP) 為首的財團收購。東芝收購案落幕,新東芝正式由日本產業夥伴(JIP)當家,今後的新東芝體制將成市場人士與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不過,過去被行動股東處處制肘的東芝管理層,是否能透過脫胎換骨的新東芝再創利潤高鋒,前景不可說不看好,但疑慮確實不少。
日期: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