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去的數據統計出來的數學模型,都是「後見之明」,有很多假設前提的數學模型,則是假的「先見之明」。用「過去已知」或「未來假設」的「數學模型」,怎能對「未來未知」或「不容假設」的「真實人生」提出建議呢?以下茲舉三例來說明:
日期:2024-12-10
台北市內湖區一對甯姓母女在家中輕生,經查兩人因誤信詐騙集團假冒理財網紅「柴鼠兄弟」投資廣告,加入LINE群組,畢生積蓄1200萬元被騙光,在報案時承辦員警語帶嘲諷說出「新聞報這麼久,你們還會被騙喔」、「妳還活著喔」等言語,最終選擇走上絕路,遺書中點名該位員警言語嘲諷,引發眾怒。對此,台北市警察局長李西河表示,對員警處理詐欺案件缺乏同理心,且有極不當言行部分,深表痛心。除已責成內湖分局全力協助家屬辦理後事外,並主動將員警函送地檢署偵辦及移送懲戒法院審理,同時列為加強管考、優先汰除對象。正牌「柴鼠兄弟」也在臉書表示,感到相當地遺憾和難過。也必須再次鄭重聲明沒有經營任何LINE群組、沒有任何助理也沒有和其他專家老師合作,邀請加入LINE群絕對都是詐騙。而根據媒體報導,內湖分局受理報案後,擴大調閱監視器,透過車手取款畫面鎖定對象,稍早逮捕詐騙集團楊姓、黃姓2名車手,並持續調查中。然而遺憾的是,警方獲報後雖然立刻通知銀行凍結帳戶,但詐騙集團收到款項後,隨即透過車手提領、網銀轉存等方式,1到2小時內就提款,加上母女較晚才報案,最後帳戶內僅查扣些許零錢,有的帳戶甚至餘額為零。
日期:2024-12-10
存股頭幾年,版主也曾經訂下目標,希望盡快買齊500張、800張金融股或高息型ETF,盼著能依靠股利盡早離開職場;事實上,這個目標也沒有錯,只是速度慢了點。隨著投資經驗的累積,版主發現,如果年紀尚輕、離退休還需要十幾二十年,資產成長才是重點,股利多寡僅是次要,畢竟年輕時還有工作收入,不急著追求被動現金流。
日期:2024-12-10
台灣50一年一度的年度大換股揭曉,本次台灣50指數成分股納入陽明(2609),刪除亞德客-KY(1590)。候補名單是:彰銀(2801)、長榮航(2618)、健策(3653)、新光金(2888)、萬海(2615)。而另外同屬於元大投信旗下的國民ETF-元大高股息(0056),也在同一時間調整成份股,納入長榮航(2618)、長榮(2603)、興富發(2542)、華南金(2880)、材料-KY(4763)、上海商銀(5876)、東元(1504)、陽明(2609);刪除7檔:遠東新(1402)、遠雄(5522)、台勝科(3532)、京城銀(2809)、潤泰全(2915)、中保科(9917)、華新(1605)。
日期:2024-12-10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營收出爐!11月合併營收2760.58億元,較10月歷史高點下滑12.2%,但年增率達34%,雖跌破3000億關卡,仍改寫單月歷史次高;累計前11月營收2.61兆元,年增31.8%,也刷新歷年同期紀錄,累計10、11月營收達到約5902.97億元,本季營收有望超標。
日期:2024-12-10
勞保基金恐在2028年破產,勞動部部長洪申翰9日於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表示,截至今年底勞保基金將超過1兆元,包括基金投資效益表現良好及政府撥補手段,勞保基金「警報線」時間點會延後。他亦強調,目前不會提高保費或是砍給付。
日期:2024-12-10
最近氣溫有感驟降,掛病號看醫生的人數不少,高股息ETF投資市場也吹起陣陣降息寒風,尤其是逾90萬股民持有的台股月配息ETF始祖-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12月最新公告每單位只配出0.05元,創成立以來最低,年化配息率驟降至3.3%。消息一出,投資人哀鴻遍野,爭相跳船,12/3應聲下跌0.3元並爆出116萬張的歷史天量,00929單周受益大減近3.5萬人、跌破90萬大關,找基金醫生掛號看診的投資人為數不少,基金醫生就用最持平公允的角度,好好幫廣大的00929投資人健診把脈一番!
日期:2024-12-10
台康生技(6589)今年初發表了投入10年的劃時代成果、乳癌相似藥EG12014,這是台灣藥廠第一個自行研發並獲得上市許可的生物相似藥,獲得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藥證,以及歐盟執委會(EC)的歐洲上市許可。原本預計在第二季至第三季取得美國FDA藥證,但卻是被打回票、還得再等等,週二(12/10)股價一開盤就跌停鎖死,委賣張數超過4千張。
日期:2024-12-10
今年3月的時候,股票市值只有1270多萬,但經過9個月,股票市值已經增長到1810萬。雖然原本設定的目標是今年內達到2000萬市值,但今年已經快結束了,我想應該是無法完成了,不過,從2023年1月400多萬的市值開始,到現在的1800多萬,扣掉利息後還能產生150多萬的正現金流,其實對我來說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
日期:2024-12-10
編按:股神巴菲特說:「我一生99%的財富,都是我50歲之後獲得!」而在台股中,同樣有一個人,57歲的年紀才開始學習技術分析,歷經3年克服人性弱點,在60歲時加倍收割,達到每年獲利1倍的目標,他就是人稱「飆股上校」的朱家泓。朱家泓曾任職業軍人22年,最高階位達上校。1985年踏入股市至今近40年,朱家泓卻當了長達22年的股市菜鳥,一路走來始終賺少賠多,而且不管賺錢或賠錢都不知道原因,甚至坦言:「陸陸續續的小賠,累積下來至少賠掉一棟北市大安區的小套房。」直到2006年,時年57歲的朱家泓決心重新學習,專注於技術分析,開始從基本功扎實研究市場走勢,終於在2007年時靠自己的判斷,人生第一次在短短2個半月內操作獲利112%,從此改變了在股市賠錢的命運!朱家泓發展出獨特的「飆股戰法」和「股票獲利目標管理法」,逐漸掌握穩健的投資策略。這套方法不僅幫助他穩步實現每年資產增值1倍的目標,更讓他在60歲後累積千萬元資產,成為年年繳出亮眼成績的專業投資人。朱家泓以親身經歷證明,即使在年近退休之際,仍能透過學習與專注實現財務自由。
日期: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