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訊戰興起、地緣政治影響下,關鍵基礎設施的維護早已涉及國家安全。在今年10月初舉行的台灣網路治理論壇中,屏東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張雁翔分享了美國從法制面上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的經驗。他也指出,台灣偏向以「事後處罰」來嚇阻竊取關鍵科技、關鍵基礎設施的行為,但如何運用更多行政手段來達到「事前防範」,是應多加思考的方向。
日期:2023-10-16
中國經濟的逆風近幾年愈來愈大,使得深耕中國20~30年的眾多中小企業台商,不少人開始外移、遷回台灣,或轉進東南亞,但並非所有台商都走得了。在廣東東莞有多年設廠經驗的台商廖金璋認為,老台商想要離開中國的原因不一而足,從中國經濟走下坡、美中貿易戰導致外貿接單大減、2021年中國頻傳無預警停電,以及2022年因疫情動輒封城使製造業台商生存不易,全都有關係。輔導中國台商多年的華信統領企業管理諮詢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明仁則指出,大多數大陸台商沒有能力搬回台灣或外移,若要繼續在中國經營下去,關鍵之一是二代要願意接班,惟需注意碳排放、工業用地稅負門檻,以及數據安全審查等規定。
日期:2023-10-16
存股族的我們不反對做短線,但是,順序要搞對喔!如果您把自己定位為長線存股族,不排除偶爾做做短線價差,但是,學習順序卻是「短而優則長」,輕而傷筋挫骨、重則家破人亡。但如果您是「長而優則短」,行走股海江湖,卻可如魚得水,優游自在。
日期:2023-10-16
面對全球「2050淨零碳排」浪潮,貿協攜手SEMI旗下產業聯盟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GESA),將在周三(10/18)至週五(10/20)舉辦台灣最大跨再生能源領域產官學研交流平台:「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Net-Zero Taiwan)。此次展覽將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登場,期間將匯集350家廠商使用1276個攤位,預計將有2.4萬人共襄盛舉,並將在展期間舉辦「智慧儲能論壇」、「國際淨零高峰論壇」、「能源轉型 永續前行論壇」及「太陽光電技術論壇」。
日期:2023-10-16
金控公司公布了九月份的業績之後,意味著每年第三季就此結束,雖然只是自結數據,但與正式的財報應該不會差別太大才是。過去每個月我這邊所製作的EPS表格,其實是當月公佈的累計EPS減掉過去一個月的累計EPS所得到的數據,有時候自結的數據和每季公佈的財報數據可能會有些微的差距。
日期:2023-10-16
在講ETF配息跟平準金之前,首先講一下原型ETF的結構,以10月16~18公開募集的「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為例,首先它是持有50檔成分股,投資人買進00934就等於同時持有50家企業。
日期:2023-10-16
中美貿易戰後,大陸經濟風險升高,致使台商重新布建生產線,加速台商資金回流,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上半年上市櫃公司在大陸投資收益匯回金額達606億元,再創同期新高,是去年全年匯回金額的53%,預估全年「錢潮回台」可望再破紀錄,並且持續一整年。
日期:2023-10-16
「偷偷告訴你,那檔**其實是AI概念股,有主力看上會大漲喔!」「真的!?那麼我要不要把那些不會漲的股票砍一砍,加碼這檔飆股?」雙十國慶連假後,盤勢隨著國際股市轉強而活絡起來,難以分辨真假的小道消息開始在各個投資聊天群組和論壇流竄。
日期:2023-10-16
2050淨零碳排目標與政策是許多工業發達國家及先進國家的政策目標,排碳企業及其供應鏈改善製程持續減碳已成共識,企業的減碳措施還是需要綠色金融的支持,來逐步朝向減碳的目標前進。因此,所謂的碳資產、碳商品、綠色投資逐步成形中。
日期:2023-10-16
疫情期間的航空股,獲利大爆發,這除了油價低迷之外,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空運的載貨量爆發。對於航空公司而言,載人的成本相對昂貴,而且起飛及降落還要注意大家的舒適度,另外還得加派空服人員,而且載人還要有空間,沒辦法像載貨一樣可以堆疊...
日期:202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