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00)離岸風電潛力場址階段因疫情、戰爭陷亂流,今年站穩腳步漸入佳境,但為了避免再發生棄標狀況,經濟部試圖解決廠商詬病多時的規模、國產化問題。
日期:2023-10-18
林爸爸前2年過世,因為媽媽早已不在,於是105年買的房子由林先生和哥哥共同繼承。今年因為哥哥結婚生小孩想要換屋,2人商量後,把繼承的房屋出售後平分。因為爸爸的房屋是105年1月1日後購買的,適用房地合一稅,申報時才發現事情大條了......因為少一個關鍵因素,導致林先生的稅金是哥哥的6倍。你一定很好奇,到底是哪個關鍵因素呢?
日期:2023-10-18
從瀕臨破產危機到公司重組成功,神祕的新加坡航運大亨親吐人生低潮,五年拚出虧轉盈成績,接下來看好亞洲風力發電前景,這回從台灣出發再創事業新成長。
日期:2023-10-18
恐慌指數(VIX)往往伴隨著大事發生,它飆漲意味著什麼?又將如何反應市場情緒?本刊專訪恐慌指數聯合創始人,應如何解讀市場情緒起伏背後的投資門道。
日期:2023-10-18
香港從二○一九年後大舉移民,台灣曾是港人移民首選,二一年來台居留人數更創歷史新高,但短短兩年快速萎縮;監察院今年八月針對該議題公布調查報告,認為政府應讓審查標準明確化。
日期:2023-10-18
我跟太太結婚的時候,應該是人人稱羨的樣子,我們各自擁有穩定的工作,是一對美好的組合。我們的蜜月旅行是到澳洲看袋鼠、無尾熊,走過三個城市,包含充滿歷史味道的墨爾本。出發之前,我知道這趟旅行要在不同城市間移動,都必須坐長途車,於是隨身帶了幾本書,讓我在車程中有書可以讀,而其中一本是有關「創業」的書。讀著讀著,我的視角從書本上移到窗外,望著城市與城市之間的過場沙漠,內心有些翻騰。「老婆,我問你哦,如果我離職創業,你會不會反對?」
日期:2023-10-18
台積電(2330)規劃在竹科龍潭園區三期興建1.4奈米製程晶圓廠,後遭居民抗爭,最後宣布放棄建廠計畫。經濟部長王美花周二(10/17)強調,台積電未來若有擴廠需要,政府一定會協助,也會在尋找土地及水、電等部分全力配合。桃園市政府也強調會盡一切努力,將台積電現階段考量不進駐的因素排除,也會積極盤點境內符合台積電需求的工業用土地。不過桃市府也坦言,用地取得是過程中遇到最大困難,「部分在地居民」對自身土地被納入擴建計畫中,表達相當強烈意見,因此至今仍未獲得共識。國科會則是發出聲明,包括已經奉行政院核定推動中的台中園區二期擴建、橋頭園區、台南園區三期擴建及楠梓園區等新設或擴建園區,都可以容納半導體產業進駐。
日期:2023-10-18
不少投資人積極搶進債券,卻看著價格連連破底,不免恐慌。專家認為,聯準會降息趨勢明確,債券價格反彈是早晚問題,關鍵在於賺價差?還是收息?
日期:2023-10-18
隨著選舉行情正式起跑,投資人該如何精挑好股?今年低檔布局大賺逾5成的台股贏家在此分享,他們現階段的投資心頭好。
日期: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