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投資共有10000項結果
金融

國泰金報喜!前2月純益賺逾200億元奪「金控業單月獲利王」:國泰世華、證券、投信續創歷史新高

國泰金 (2882-TW) 今 (8) 日公布 2024 年 2 月稅後純益 109.9 億元,無懼農曆年工作天數少影響,較 1 月成長,更奪下單月獲利王寶座,累計前 2 月稅後純益 203.9 億元,年增 3.78 倍,EPS 為 1.41 元。國泰金指出,今年以來各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強健,獲利表現亮眼,國泰世華銀行、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純益續創歷史新高紀錄。

日期:2024-03-09

國際總經

從金條賣到銀幣,好市多背後打什麼算盤?「不能退」仍賣翻的爆品,財務長揭全因「1事」考量

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在數年前上架金條,祭出會員限購2條,儘管價格不斐,一開賣仍被搶購一空,翻開2023年第三季財報來看,好市多光靠金條銷售就進帳超過1億美元(約31.4億元新台幣),成了Costco名符其實的搖錢樹。如今,好市多不只在賣黃金,連「999純銀」的銀幣都端上架銷售。這間曾被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評為「完美到該死的企業」(perfect damn company)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日期:2024-03-08

科技

曾打造全球第1個音樂串流服務KKBOX…預計Q2掛牌的「科科科技」,為何選在台灣上市?王献堂這樣說

KKBOX母公司科科科技(KKCompany)將在今年第二季掛牌上市,以多媒體串流、數位雲端、AI應用為技術核心,並在日本市場取得成績,營收佔比已達43%,僅次台灣。集團董事長暨執行長王献堂表示,選在台灣上市,是希望扮演軟體商領頭羊角色,吸引資金與人才,打造雲端、AI產業聚落。

日期:2024-03-08

國際總經

一家製藥公司的市值甚至超越全國GDP!丹麥製藥巨頭諾和諾德,如何以百歲高齡飆30%的高速成長?

丹麥製藥巨頭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市值又創新高,近期因公司研發的減肥藥物實驗結果良好,帶動股價在3月7日大漲約9%,今年以來股價更是已經上漲約33%,讓市場看到由減肥藥商機帶動的成長動能。

日期:2024-03-08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454期︱崧騰、劍麟、宇隆2023年第4季獲利評析

存股池追蹤的三檔汽車零組件股票—崧騰(3484)、劍麟(2228)與宇隆(2233)皆公布了亮麗的2023年簡式財報,我們來一探究竟。

日期:2024-03-08

台股

20065.5點…台股2萬點真的看到了!外資大買432億元,進攻號角狂響要追還是賣?

今周刊編按:美股週四(3/7)主要指數集體歡慶,輝達 (NVDA-US) 引領科技股走升,台積電 ADR 台積電 ADR (TSM-US)  飆逾5%,連帶台股週五(3/8)一開盤直接破關、輕鬆站上2萬點。台積電(2330)大漲36元、最高來到796元,領軍電子股全面上攻,指數跳空開高漲371.98點,觸及20065點,創台股新天價。盤中台股一度震盪翻落平盤之下,但終場仍上漲91.8點或0.47%,收在19785.32點新剛,成交量5813億元。台積電則是收在784元,上漲24元或3.16%,續創歷史新高。三大法人合計買超406.88億元,其中,外資買超 432.44億元、自營商連4賣、賣超28.99億元,投信買超3.42億元。

日期:2024-03-08

科技

鄧白氏合規管理平台亞洲首站在台灣, 數據科技再進化,引領法遵新時代

隨著全球貿易監管環境變得日益複雜,法遵合規與採購程序必須實施綜合性的考評與盡職調查,方能應對不斷變化的跨國管轄法規。

日期:2024-03-08

台股

理財小白為了「能夠賺回房貸利息」轉買股票慘遇新冠股災...一個股市受災戶逆轉勝賺500萬的故事

作者曾是台灣英雄聯盟世界冠軍隊伍台北暗殺星〈TPA 〉的戰隊選手,退役後成功轉型為90幾萬訂閱數的Youtuber及頂尖實況主,從為戰隊在虛擬遊戲戰場拚命的選手到現實生活買下一支職業電競戰隊。

日期:2024-03-08

ETF

猶豫趁00919股價配息都創新高趕快賣?人多、平準金佔比高...艾蜜莉:為何我仍不擔心00919配息

00919這次配息0.61元真是太香了。週三(6日)又上漲1.49%,這樣一看,其實已經連續創高好幾天!

日期:2024-03-08

國際總經

AI也搶外送員飯碗?日本Uber Eats「讓機器人送餐」,輝達、三菱電機當推手!缺工問題有解?

人工智慧(AI)在近年來成為全球當紅話題,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團隊預估,隨著AI技術漸趨成熟,數年內將影響44%工作內容。如今,以人工為主力的外送餐點工作是否也即將被AI機器人取代?在人力荒擴大的境況下,日本Uber Eats正式推出以機器人提供的自動送餐服務「Robot Delivery」,由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與新創公司Cartken合作,並嵌入輝達(NVIDIA)開發的AI運算裝置,讓機器人包辦從餐飲店取餐到送餐至客戶手上。

日期: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