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房地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房地產共有6482項結果
國際總經

歸化港商成首位「具政治影響力者」!駐星代表童振源:新加坡《防止外來干預法》守護國家

新加坡人口不多,政府高度重視內部族群的團結與人民對國家的忠誠,強調唯一效忠的對象是新加坡。李顯龍總理在2022年國慶演說中特別強調,新加坡華族不再是「落葉歸根」,而是「落地生根」,並表示:「我們有自己的故事可以說,而且一定要把它說得精彩。」

日期:2025-06-26

國際總經

以伊衝突有驚無險,聯準會重啟降息倒數計時,郭恭克:穩健投資人可增持高殖利率債券

因伊朗核計畫引爆6月上旬以色列、伊朗戰爭,美國6月22日實施「午夜之錘」行動,B2匿蹤轟炸機直接從美國密蘇里州空軍基地奔赴中東,轟炸伊朗3處具戰略價值的核設施。美國轟炸伊朗後,德黑蘭一度矢言報復,4萬美軍駐中東的19個據點隨時可能成為伊朗攻擊目標,北海布蘭特原油每桶價格從6月初低點63美元,台北時間6月23日跳升至最高81.4美元。台股因美股受中東危機衝擊而短暫拉回整理,6月23日重挫313點、1.42%,市場氣氛陷入緊張。

日期:2025-06-26

國際總經

租金列特扣18萬、囤房稅2.0上路,憂房東報復怎麼做? 專家籲補貼透明化,推動租金實價登錄

2025年起,台灣報稅制度迎來重大變革。首次將「租金支出」從列舉扣除額改為特別扣除額,最高可抵達18萬元,成為租屋族可直接抵稅的新利器。同時,囤房稅2.0亦同步上路,企圖透過稅制調整釋出空屋。Ours都市改革組織的政策研究員洛書認為,囤房稅2.0年增數千元稅收不易讓多屋族釋出空屋,反而易成為房東調漲房租轉嫁成本的動機。

日期:2025-06-26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657期︱台肥法說會重點摘要—今年獲利承壓,中長期亮點多

台肥昨日(2025年6月24日)召開線上法人說明會,我們聽完的感想是:今年獲利雖然可能年減衰退,然而,中長期營運亮點頗多。由於,台肥資本公積與未分配盈餘充沛,我們設定2026配息期望值1.1元維持不變。

日期:2025-06-25

台股

日月光啟動二代接班,張虔生長女進入董事會!張淡堯她是誰?曾主持美國節目獲艾美獎提名

封測廠日月光投控6月25日舉行股東會,原自然人董事、日月光投控董事長張虔生之子張能傑逝世後,1席董事席次補選結果出爐,張虔生長女、目前擔任日月光半導體董事的張淡堯,正式進入董事會。張淡堯首次進入日月光投控決策核心,連同去年董監事改選,女婿唐瑞文進入董事會,外界視為這是日月光集團啟動二代接班的重要布局。

日期:2025-06-25

理財

長期與短期

國際政治對經濟的影響已經鈍化,發生天大的事股市漲跌都不大,短期大幅獲利的機會減少,是長期持有的時機。

日期:2025-06-25

聰明理財

投資前先防詐:再美的股票,也可能是公司自導自演的陷阱!

看似美好的股票、基金,背後可能暗藏詐欺與操縱。會計黑箱、數字粉飾、華爾街話術,甚至新興ETF的炒作效應,無時無刻影響著投資人的判斷。有「成長型投資者們的偶像」之稱的路易斯.納維利爾,以多年市場經驗,揭穿常見投資陷阱,教你用冷靜、理性的數字分析,拒絕被情緒左右,遠離貪婪與恐懼循環,真正打造穩健可靠的投資組合。呂張投資團隊總監呂宗耀盛讚推薦:「《精準狙擊成長股》作者路易斯.納維利爾在書中所提出的八個高勝率選股指標,幾乎就是股戰求勝護城河,是投資聖典的方程式。對應我第一線走訪請益的實務感受,我鄭重推薦此書給讀者,股戰必能卓越。」

日期:2025-06-25

理財

台灣人投資太集中美國!前IMF經濟學家示警:美債風險正在升高!不藏私給退休準備三心法

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學家艾西亞(Alicia García-Herrero),目前是歐洲智庫Bruegel資深研究員,以及中山大學國際金融研究學院客座教授。艾西亞在中信金子公司台灣人壽舉辦的2025「贏領金融論壇」上分享,她發現台灣人的投資過度集中在美國市場。「2025年美債殖利率可能再上升30至80個基點,反映投資人對風險溢酬的要求提高,對於台灣投資人來說,持有美債的風險正在升高,應高度警覺」。艾西亞並建議至少在退休前10年要做準備,且該透過三心法為退休準備加分。

日期:2025-06-25

房地產

40年老公寓能買嗎?胡偉良全面解析「年輕人買老屋」6大得失:買房5條件不怕以後「賣不回本」

在高房價壓力下,對多數年輕人而言,購屋早已不是「一步到位」的夢想,而是「退而求其次」的現實選擇。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老屋因為價格相對親民、地段優勢明顯,逐漸成為許多年輕人「入門置產」的首選。但老屋真的值得買嗎?買下的是未來的機會,還是隱藏的風險?本文從六大面向解析購買老屋的得與失,幫助年輕人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日期:2025-06-24

房地產

少子化房子要賣給誰?這3種未來恐乏人問津…人口在減少,為何房價還能上漲?專家這樣說

內政部發布最新人口數據,今年5月新生兒出生僅8,433人,再創單月最低,今年1到5月,平均每月新生兒也跌破萬人大關,僅約9,261人,估計今年新生兒出生僅剩約11萬人。

日期:202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