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房地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房地產共有6227項結果
國際總經

美元霸權會被人民幣取代?「去美元化」浪潮來襲投資避險策略,專家報乎你知!

「美元」為全球最重要的貨幣之一,但從俄烏戰爭開始,中國等國紛紛以「去美元化」反制「美元武器化」。在這波浪潮之下,投資人該如何因應以降低風險?不妨就跟著本篇專家提供的「三不一可」吧!

日期:2023-09-25

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

社會住宅8年20萬戶明年可達標,實現居住正義!花敬群哽咽:政府絕對對得起社會

國家住都中心主辦、首場以全台灣社會住宅為主題的展覽—臺灣社會住宅展《我們+》,週六(9/23)於松山文創園區開幕。內政部政務次長暨國家住都中心代理董事長花敬群致詞時,看到在場早年一起為居住正義拚搏的夥伴,忍不住激動哽咽說,「政府絕對對得起社會!」目前直接興建的社會住宅8.6萬戶,包租代管8萬戶,合計約16萬戶,明年底達成20萬戶目標應毫無疑慮。

日期:2023-09-23

房地產

從928檔期看《平均地權條例》子法上路後推案影響!張欣民喊話政府:別讓市場瞎子摸象

很快地房市來到下半年重頭戲928檔期,由於今年是《平均地權條例》新法實施後第一個928推案期,更是引發各方的高度關注,只是檢視一下目前市調資訊,卻讓大家看得霧煞煞,一說是推案逆勢增長,另一說受政策干擾,業者信心不足,推案量跟著衰減,兩個截然不同的數據與解讀,不禁讓人感慨,都已是甚麼時代了,我們對於房屋市場中預售屋的供給量,竟還停留在瞎子摸象的階段!

日期:2023-09-23

全球股市

日股失落族群醒了,全因東京證交所出手!世芯、華城…謝金河提「股價淨值比」概念:可向日本借鏡

企業主要重視股價淨值比沉睡卅年的日本,今年終於甦醒過來,令人最有感的,除了日圓匯率貶值到151.94兌一美元外,過去總是敬陪末座的資本市場,今年日經指數創下33年新高,東証指數創下歷史最高,外資今年持續加碼買超。最具代表性的是巴菲特持續加碼的五大商社及代表軍工的三菱重工。

日期:2023-09-23

科技

一場集結專家的半導體盛宴!慶賀《晶片島》破萬本,神秘嘉賓是他…謝金河:這飯局從Mate Pro談起

一場半導體的晚宴通常朋友邀約的飯局只是風花雪月,各抒己見的純聊天,昨晚我為林宏文兄在早安財經出版的「晶片島上的光芒」發行突破萬本,在銀座日本料理,為他擺了一場慶賀晚宴。這是一場難得的知識分享晚餐。

日期:2023-09-22

政治社會

央行利率連2凍、再下修今年GDP成長至1.46%!有第六波房市信用管制?央行一次說明

中央銀行周四(9/21)召開Q3理監事聯席會議,表示考量國內通膨緩步回降趨勢,且明年通膨率可望降至2%以下,加上國內今年經濟成長不如預期,預估今明兩年產出缺口皆為負值,因此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因此,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年息1.875%、2.25%及4.125%。央行也預測今年下半年經濟成長率回升為3.81%,全年則為1.46%,低於6月預期的1.72%。展望明年,央行認為因全球商品貿易成長升溫、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將使台灣出口及民間投資動能可望回溫,因此預測2024年經濟成長率為3.08%。此次央行並未針對房市祭出新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央行說明,該行已五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且自去年3月來升息及調升存款準備率,加上政府落實「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的效果也持續發酵,因此未在動作。至於此次決議是否代表台灣升息循環已進入尾聲?央行總裁楊金龍保守地表示,雖然央行此次預測的今年、明年CPI、核心CPI增率都有下來,國內外主要機構也預測我國明年通膨低於2%,但仍有央行理事提醒還是要持續關注通膨。不僅央行理事如此關心,楊金龍表示,此外,美國聯準會(Fed)今天也是認為是否已結束升息循環,還是要看更多數據,且預期說還要再升息一碼,有此不確定性在,現在在預測上比較難,因此台灣也必須如此謹慎。

日期:2023-09-21

房地產

當見面談議價進入僵持,買方還能為自己爭取什麼?徐佳馨:第一次買房,你該學會的那些「殺價」技巧

以賣方能接受的最低總價購入房子,是每位買屋者的心願。然而當議價狀況僵持,或是已沒有再降價的空間,最後,買方還能為自己爭取些什麼?

日期:2023-09-21

理財

看了100間房子,30歲入手兩間房!Youtuber關韶文:不急著還房貸,把錢放進報酬更高的地方

23歲靠著自身努力達成百萬存款的Youtuber 關韶文(關關),30歲那年在台北市入手兩間房,回憶當年買房過程,他建議有買房需求的首購族,不要拘泥於屋主為何賣房,而是回歸到個人對房屋的需求來進行判斷。

日期:2023-09-21

台股

上市櫃更名潮/這企業已改4次、還有只因「老董覺得應該改」…17家企業一次盤點為何要改名?

在台灣,時不時就會看到某些店家或品牌,因為爭搶商標或爭論誰才是正統的問題而吵翻天。對上市櫃企業來說,名字是外界認識自己的第一步,今年至今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卻已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數量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

日期:2023-09-20

國際總經

八月營收透露的訊息

台灣經濟好不好?數字能釐清真相!在今年美國升息帶來後座力、中國房地產泡沫化的影響下,整個大環境走向衰退的關鍵時刻,台灣上市櫃公司每個月公布營收數字,具有很高參考價值。

日期: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