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社會發生一起房產糾紛事件,一位父親因投資將房子登記在兒子名下,幾年過後,委託仲介將房子賣掉,要兒媳申請印鑑證明,以便處理過戶事宜,卻被兒媳要求先付10萬元,才願意辦理。
日期:2019-06-25
10年沒有來胡志明市了!這次再度到訪,可以強烈感受到這個昔日西貢市的蛻變。從機場到酒店,市容已起了很大的變化,很多劃破天際缐的高樓聳立,唯一不變的是路上摩托車很多。我從酒店想要走班馬線到對面西貢河畔走走,我在對面等了三分鐘仍然過不去。
日期:2019-06-24
「最後精華保留戶,錯過就沒了」,若你看過該建案也很想買,這時會不會有股衝動趕快跑去買呢?或許會。但是真的是最後一戶了嗎?天知道?不過國內房市中這種銷售資訊不對稱的困境,很諷刺的竟然被金管會給戳破了,而不是主管機關內政部,你說奇怪不奇怪!
日期:2019-06-21
這本書是作者根據過去20年所做的研究與統計,跟超過500位富人面談,以及與11,000名高收入或高資產人士所做的問卷調查。作者定義「富人」是依據資產淨值——是「資產」,而不是「所有物」。淨值的定義是,某人的資產減去負債(信託帳戶的本金除外)的現值。資產淨值高於100萬美元(約合台幣3千萬元)以上的人稱為有錢人(富人)。 依據這個定義來看,1億個美國家庭中只有350萬人(3.5%)可以被稱為有錢人。95%的有錢人其資產淨值在100萬到1,000萬美元之間。透過研究,作者開始找出有錢人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共同特點?例如,有錢人開什麼車?住什麼房子?穿什麼衣服?日常的消費習慣如何?從這些調查中,找出有錢人的特徵,繼而使讀者可以從中學習,靠著自己的力量,翻身做個有錢人。
日期:2019-06-20
投資學第一課就是「投資一定要有回報」。在財報不佳、爭議不斷的情況下,還進場買進股票的投資人,若非志在經營權,恐怕是錯把投機當投資。
日期:2019-06-19
「低稅率、高度自治的行政、健全且獨立的法制,對商業高度友善的環境……。」這一連串的形容詞,如果拿去問一位台灣金融業者,請他猜一座亞洲城市,你覺得他會給出什麼答案?
日期:2019-06-19
近年來,政府為了解決民眾「住」的問題,推出如可抽籤承購、價格較低的合宜宅,或是租金較週遭行情低、只租不賣的社會宅,但在政府的美意下,卻傳出有投資客利用法拍合宜宅賺取暴利。
日期:2019-06-13
許多建商在買房時,為了要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都會利用買房「送」裝潢來吸客,這其實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但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副教授章定煊就指出,這樣的概念雖說是好,但是也要提防不肖建商可能設下兩大陷阱,讓客戶被剝三層皮。
日期:2019-06-12
中美貿易戰打不完,台灣的電子族群受重傷,不少台商回流,帶動土地、廠房需求增溫,營建、資產兩大族群因此成盤面要角,哪些標的較有表現機會?
日期: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