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建商常打出「買房送裝潢」、「一卡皮箱就入住」的宣傳標語,本書作者鍾文榮是經濟學作家,他指出,這是常見的價格障眼法,利用「錨定效應」的心理偏差,把注意力專注在裝潢上。例如一間1000萬元的房子,沒有裝潢,另一間是1200萬元,送200萬元的裝潢,乍看之下好像後者比較划算,此時,你的焦點被轉移了,從「買房子」,變成「送裝潢」,到「賺到裝潢」。作者進一步指出,建商提供的免費裝潢通常限制多,風格、品質難保證,如果不想用建商提供的裝潢,也不能折抵房價。他提醒,看房別只看免費的裝潢,要計算房子的總價、裝潢的實際價值,保持理性,多比價、了解市場,才能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日期:2025-06-19
2025年第二季,我領股息14萬8000元,真的是一劑大補丸!雖然我現在買高股息ETF改成了不定期、不定額,但「持續投入」這件事,從沒變過。
日期:2025-06-17
日本向來是台灣人出國旅遊國家的首選,但「南海海槽大地震預言」在網上瘋傳,造成人心惶惶,也衝擊國人今年前往日本旅遊的意願。近期加拿大保險網站發布全球2025年旅行安全指數,冰島為全球最安全旅遊國家,其次為新加坡與丹麥;至於旅遊最不安全的前3名國家則為蘇丹、南蘇丹與阿富汗。被外界一致認為治安良好的日本不在前位,而今年大阪世博會開幕及日圓甜甜價吸引外國旅客前往,卻有台灣旅客反映日本住宿價格有愈來愈高的趨勢,都成為今年日本旅遊的阻力。
日期:2025-06-16
根據信義房屋企業研究室最新數據揭露:全台預售揭露量僅3,338件,年減78%,創下疫情以來最冷清的「329檔期」。尤其六都重災區包括台中、台南、高雄,揭露量年跌幅都超過8成,新竹縣更慘,年跌88%,市場直接蒸發。房產達人廖家成在臉書粉絲頁分享,現在買房像打殭屍,攻不破價、守不住心。「建商不開案、買方不出價,房市變成價格撐場、人氣退場」...全台預售市場冷到發抖。
日期:2025-06-16
(今周刊1486)今年4月關稅之亂一度引發台股海嘯,重創不少「投資老將」與「少年股神」的投資績效。然而,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大戶贏家們默默布局、反敗為勝。他們在亂世中展現的投資智慧,以及下半年的具體看法與操作策略為何?值得一探究竟。
日期:2025-06-11
台灣房價高,都會區大吹小宅風,但要如何利用裝修將小宅放大空間、提升美感,絕對是一門學問。主攻住宅裝修的沐石設計總監吳惠雯,對此有一番深入的見解。
日期:2025-06-11
在室內設計的世界裡,學術與業界往往像是兩條平行線,彼此遙望卻難以交會。從早期師徒制到學院教育師生制的轉變,許多設計師在進入業界之學徒制風氣才發現,學校裡學到的知識和現場實作之間仍有一段不小的距離。許本上教授憑藉45年前一個木工學徒掙扎到從業經歷與教學熱忱,致力於彌合這道鴻溝,讓學生不僅擁有理論基礎,更能在實戰中發揮所學。
日期:2025-06-09
如果你要買房子到底該選哪一個樓層?哪幾層樓是內行人不願意買的?不少人一看到「二樓、四樓、頂樓」,就自動略過,有人說潮濕、有風水忌諱,有人怕漏水、難轉手。但這些樓層真的有這麼多問題嗎?還是我們誤會它們太久了?
日期:2025-06-09
我常被問到:「那現在要不要買房子?」我總是覺得一頭霧水。你要我怎麼回答?要不要買房,必須依據個人現有的財力、需求、理由,還有買來到底要做什麼來做決策。我不了解你的狀況,怎麼知道你要不要買?
日期:2025-06-08
近期公告的美國總體經濟指標,大部分偏向走弱,導致川普提高進口商品關稅政策,截至4月,不僅未對美國新公告的通膨數據造成推高效應,自5月下旬以來,美國長年期公債殖利率自高點滑落,10年期指標公債殖利率自5月22日的4.61%,下降至6月5日的4.35%,市場對年底前聯準會(Fed)擴大降息幅度的預期提高,美國公債市場走勢與一般投資者原先預期的長空格局,可能會完全不同。
日期:202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