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沒有摧毀台灣觀光產業,反倒是國旅熱潮讓海外飯店業者看見台灣消費力;國際飯店品牌四季、萬豪、洲際,近期都邁開在台布局腳步,台灣飯店業真能迎來新榮景?
日期:2023-03-22
近年全台房價大漲,讓民眾買房年齡不斷延後,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彙整聯徵中心去年前三季新增房貸,40歲以上占比達49.3%,直逼五成,其中台北更達62%、超過6成以上40歲以上才買房。數據顯示伴隨全國房價不斷走揚,沒40歲買不起房逐漸成為常態。
日期:2023-03-20
銀行業的流動性短缺,成為資本市場頭上的陰霾,衝擊市場氣氛,亦可能改變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大量儲蓄從中小銀行轉向大銀行,影響到中小銀行和區域銀行的流動性,美國幾大銀行聯手向小銀行提供流動性支援。
日期:2023-03-19
年輕人的理財觀念,已經與上一代有所落差,這些觀念形成趨勢後,長期下來可能改變房市價量結構。一名建商私下透露,自己的兒子在台積電當工程師,年薪近500萬,結婚後生了一個孩子,卻只買一間含車位50坪的房子,不追求大坪數、到處置產,反倒重視生活品質與享受。
日期:2023-03-19
信義房屋的股價,是否有領先房價的變化呢?從歷史資料來看,五次的房市轉折點,命中了四次,而且大約領先房價指數約3-6個月。今天帶來一些新的觀點給你參考。
日期:2023-03-17
台灣金聯今 (2022) 年度平價住宅標案,計有 107 戶平價屋對外出售,結果共有 86 戶房屋有民眾投標,共吸引 3135 封標單,顯示當前房市仍有一定人氣。除桃園特力屋商圈三房華廈案吸引 273 封標單之外,宜蘭蘇澳總價 178 萬元的房屋也吸引 159 封標單。
日期:2023-03-16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國內近兩年,每年死亡人數已多於新生嬰兒數,隨著人口死亡交叉出現,外界也預估高房價區,年輕人「等房」的風氣會更加盛行,繼承移轉量恐怕還會持續增加。而從近期的發展情形可以看出來下列幾個現象:(1)房市過去10年沒有惡化,淪為法拍的房產從100年起即逐年遞減,104年起呈穩定狀態,「110年房價飆漲,法拍數量更減」。(2)贈與數量從100年起即逐年遞增,104年達到高峰,之後(105年起)快速減少,105年後則保持4.2~4.5萬棟的穩定數量。(3)繼承數量從100年起即「逐年遞增」,迄今走向未變,這也顯示民眾「藉由繼承來減少稅賦」的普遍心態。之所以如此,這種情形應該和當前的房屋移轉稅賦太高有關,因為若以贈與方式辦理房產轉移時,除「不得適用自用住宅優惠稅率」,而需「多繳不少土地增值稅」外,恐怕還要「補繳不少的贈與稅賦」。
日期:2023-03-15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3-11
房市重頭戲329檔期即將到來,591新建案指出,雖有升息、打炒房政策,但統計七大都會區推案多達8,400億元,較去年7,000億,年增達2成,再度刷新歷史紀錄。
日期:2023-03-11
未來影響房價的三個關鍵因素分別為:利率、打房政策以及地緣政治。從2022年開始的利率上漲提高了買屋以及持有成本,當房貸在最低利率突破2%後將對房市產生不小的衝擊;打房政策包含選擇性信用管制、房地合一2.0、實價登錄2.0以及內政部的平均地權條例,前三者已經在房市實施一段時間,因此最大的變數為內政部平均地權條例,僅在修正草案階段就出現預售屋拋售潮,正式實施後台灣房價勢必修正;最後則是地緣政治,隨著俄烏戰爭爆發,對於兩岸關係的討論也備受關注,若在此階段出現大變化,將影響台灣房市及經濟甚鉅。
日期:202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