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基法》大修正,目標明確是為了降低工時,勞工、雇主的權益與責任將有重大調整,此外,許多消費者過去習以為常的「便利感」,也將因此有所改變。
日期:2016-12-29
川普當選,除了強勢美元衝擊,他的減稅計畫,更是牽引全球經濟脈動;解決貧富差距,川普不像法國皮凱提對富人課重稅,反而祭出大減稅,吸引熱錢回流。
日期:2016-12-08
當台灣8成交易還在用現金,瑞典現金只占GDP的2%,金融科技成為明星;當台灣砸錢補助創新,瑞典建立開放有機的生態圈,催生矽谷外最強獨角獸工廠;當台灣還在為Uber舉棋不定,瑞典早就建立公平環境,讓所有業者競爭創新;當台灣抱怨市場太小,瑞典人勇於嘗試新科技,成為新科技實驗場,與矽谷PK。人口只有台灣一半的瑞典,是怎麼做到的?《今周刊》與三立電視台合作,深入瑞典社會各階層,找到答案。
日期:2016-11-24
習近平大權在握,經濟事務也幾乎一手包辦,面對未來局勢,中國經濟專家謝國忠認為,房市槓桿攀升、匯率轉向貶值和國企改革,將是習近平在未來五年內,必須著手處理的三大難題。
日期:2016-11-10
去年全體銀行繳出三千七百億元的歷史新高獲利,但短短不到一年,景氣急轉直下,嗅到這股趨勢,銀行被迫轉向,從高佣金轉往微利業務,紛紛加碼對大企業往來與授信比重。
日期:2016-11-10
中國房地產上漲吸引民眾與企業追逐,這股狂潮,是理性還是瘋狂?一、二線城市雖無立即泡沫危機,但貸款數據屢創新高,背後的風險恐怕也跟著放大。
日期:2016-11-03
學區少、都市化、超額需求都成為抗跌指標,房貸擴張成為隱憂;中國政府擔心景氣過熱,祭出史上最嚴格調控政策,有沒有用?市場仍前景不明。
日期:2016-11-03
凌晨三點裹著棉被,露宿街頭,只為了搶辦房屋過戶,甚至辦假離婚也為買房,各種現象說明中國房市似乎接近失控。《今周刊》前進中國,直擊上海、合肥、南京現場,剖析各種房市亂象。
日期:2016-11-02
央行總裁彭淮南提出全球三大經濟隱憂:美國升息、英國脫歐、中國經濟轉型;而全球未來金融市場的脈動,就藏在這三個國家的匯市波動之中。
日期:201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