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兩條主線主導了風險資產市場:央行政策和公司業績。加拿大央行取消所有資產購買計劃,在G7國家中率先揭開退出QE的帷幕。 澳洲央行也停止對國債利率的干預,市場認作是調整政策的前兆。
日期:2021-10-31
房市熱潮帶動下,過去猶如一灘死水的高雄豪宅也陸續傳出捷報,目前高雄主要3大豪宅區為農16、美術館和亞洲新灣區,最貴豪宅單價坐六望七。
日期:2021-10-29
日前,高雄市發生「城中城」大火,奪走數十條人命的意外事故後,老屋的居住安全與重建議題,成為大眾熱烈討論的輿論焦點之一,有業者統計,估計2017年至2021年間,台北市包括都更、危老等成功重建的老屋戶數約17,161宅,平均每年約3,432宅。
日期:2021-10-28
台北市房價高不可攀,許多上班族選擇落腳新北市。但房產學者分析官方各項數據指出,依正常儲蓄率,在新北存到自備款要18.2年,一個年輕人即使一出社會,所得就能達到新北市中位數110萬元,也要到40歲中年,才能存夠自備款。
日期:2021-10-28
病毒重創全球SDGs進程,地方政府、草根團體、熱血公民如何展現台灣韌性,打造永續城市?今周刊採訪團隊在《編輯室好好說》Podcast中,為你述說萬華在大疫之下公私協力、度過危機的感動;桃園如何創造「生態物流」、翻轉古蹟的故事。
日期:2021-10-27
「每一個最近到訪基隆的人都稱讚基隆變明亮、美麗了,不再只有灰暗的顏色。」基隆市長林右昌回覆《今周刊》,談論他眼中的永續城市。
日期:2021-10-27
從街賣衛生紙、口香糖起家,庇護謀生困難身障者的新巨輪服務協會,這兩、三年積極找尋創新之路。去年底,他們推出無障礙餐車「新巨輪行動號-海海人生」,讓身障者化身廚師,煮鍋燒意麵、炒泡麵,不僅開拓身障者更多就業機會,也讓他們就業面貌更豐富多元。
日期:2021-10-27
10月23日中國房產稅要試點實施的新聞引起大家關注,此次推出的目的是為了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的立法與改革,引導住房合理消費和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日期:2021-10-25
25年前,一個就讀國小五年級的男孩,隨手拿起財經雜誌翻閱,其中一篇文章,讓家境不甚寬裕的他,留下深刻印象。該文作者是一名醫生,雖然待遇並不差,但,他在文中強調,薪水再高都不見得夠用,一定要為自己創造「被動收入」。對小學五年級的孩子來說,「被動收入」是個難以理解的概念,不過,自那天起,這4個字三不五時,就會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日期:2021-10-25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