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房市從最旺到低潮,如洗三溫暖,2025年房市前景如何?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2025年房市一定會跌,但修正幅度不會太大,約5%~10%,「台北市有些超漲的會修正,在1成以內;所有的下跌都在容受範圍。」最近很多買方在問可不可以買房子?「世界上所有的低點都在回頭之後,如2016年~2017年。」她強調:「有個可以自行判斷,不用再問人的買房標準,如:奢侈稅、《平均地權條例》上路時,賣方會慌張,買方有議價空間,可以找買點。」她表示,民眾都會有個心態,想買在低點,但是多數人無法掌握低點,只能買在山腰,如她的一位朋友在台積電從800元跌到600元時傾全力買,後來跌到500多元,但現在台積電已經超過千元。「什麼時候是低點?銀行對你最好的時候,就是最好的買點。」
日期:2024-12-18
房市在2024年6~7月來到高點,下半年因央行打房,房市量縮。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2025年台北市房價不會跌,不用擔心,而蛋白區因量、價、買氣創新高,成為「妖市、妖產品、妖價」,房價面臨拋售壓力,房價肯定下修,但不至於跌破持有成本。至於央行會不會有第8波打房?他認為,只要以下3個紅線沒有越過,就不會有第8波。一是銀行落實放審,不集中不動產;二是讓首購順利取得貸款;三是反轉民眾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對於2025年,他看好商辦,「辦公室沒有被打,蛋黃區辦公室房價上漲,CP值高,新舊都可以買,我認為會上漲。」
日期:2024-12-18
本周全球迎接超級央行周,首要焦點當然是美國聯準會的動態,市場預料本周美國聯準會將會宣布降息1碼。此外,由於明年川普將上任,新政會如何未來美國通膨、經濟發展,格外受到矚目,因為市場都擔心,高關稅帶來的通膨效應,是否拖累降息步調。我國央行同樣於本周召開理監事會議,不過,市場預期央行將會維持「連3凍」。上次,央行祭出史上最重的打炒房政策,本季是否有加碼動作,仍受投資人關注。1、最後的FOMC會議,川普新政會影響降息步調嗎?2、央行理監事會議登場,房市管制下一步為何?3、蘋果Vision Pro終於在台灣上市,但還賣得動嗎?
日期:2024-12-16
環境部公布2025年元旦新制,其中,跟民生息息相關的正是「限制旅宿業一次性用品」規定,據了解,隨著新政策上路,旅宿業者不能主動提供一次性旅宿用品,也不能提供容量小於180毫升的液態盥洗及保養用品,業者違反規定會被處以罰鍰。除了旅宿業新制之外,包括改裝車輛排氣管需經過認證,未變更登記且噪音超標,最高可罰5400元。《今周刊》本篇整理5項環境部新制提供給讀者參考。
日期:2024-12-14
在央行限貸令發威之下,台灣房市炒客縮手,暗示房市多頭可能結束,讓不動產業各領域發展出現明顯分歧。財政部最新統計今年截至第3季為止,住宅租賃業表現最為突出,特別是「包租業」營收金額出現爆炸性成長。住宅租賃業預計今年將突破20億元大關,展現出強勁的市場潛力。
日期:2024-12-14
「樂居於2017年上線後,改變了很多人買房子的決策,因為我們讓房價透明化,資訊更容易搜尋。」樂居創辦人李奕農有感於房地產價格和資訊不透明,儘管當時政府已推出實價登錄,卻礙於資料雜亂、很難搜尋,興起不如自己做一個以使用者需求為主的網站想法。2014年底,才32歲的他向親友募資650萬元創業。架構網站時,以「地圖」方式呈現區域房價,一上線立刻在業內造成轟動。2020年樂居官網月流量已突破百萬,現在一個月有120萬名不重覆使用者。根據Similar web網站流量,樂居僅次591房屋交易網,是台灣第2大流量房產網站。為了永續經營並招募優秀人才, 2021年第4季於創櫃版掛牌,預計明年上興櫃。
日期:2024-12-13
購屋越來越難?台灣房屋集團根據金融聯徵中心新增房貸資料統計,全國及六都房貸壓力再創新高,第3季全台平均核貸金額1043萬元,平均貸款利率2.23%,雙雙創下15年新高。觀察六都,其中台北市第3季平均背負房貸達1832萬元,房貸壓力首度衝破1800萬元大關。而全國第3季整體核貸總數60,908件,比上一季減少4235件,顯示購屋交易和核貸腳步,已有放緩的趨勢。
日期:2024-12-13
華固(2548)周三(12/11)於台中舉辦「客戶服務中心」啟用典禮。華固董事長鍾榮昌表示,今年是華固創立35年,也是近年來房市最好的一年,不過,下半年政府打炒房政策,對房地產市場影響很大。「從央行9月19日打房後,來客數、成交都在下降,9~11月建築融資、客戶貸款都在往下調整,市場不好的時候大家都降低推案,明年供給一定會減少。」房價是否會下修?他強調,要看每個地區供需狀況,以雙北市來說,房價很穩定,比較不容易跌,就算修正、幅度也是很小。但供給量大的地方,房價是有修正空間,大約5~10%。對未來他不悲觀,「我相信一定的剛性需求是在的,投資性需求會下降,銷售率會下降,還是要看個案表現,好的個案以台北來說,還是賣得不錯。」
日期:2024-12-11
韓國,一向是台灣最可敬的對手。經濟上,兩國有相似的發展軌跡;產業上,兩國也常存在競爭關係。過去十年間,韓國的經濟、貿易、政治、社會,隱然存在環環相扣的病徵,種種症狀蓄積的民怨,因為尹錫悅一場師出無名的戒嚴令而徹底爆發。細究之下,韓國面對的困境,其實有許多值得台灣借鏡深思之處。
日期: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