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年金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年金共有3878項結果
台股

小康家庭出身的他,32歲存千萬還買房!靠6選股邏輯、1買賣策略穩穩賺:心態一投機就會摔跤

身為一般上班族,如何兼顧工作和投資理財,並賺到退休金?70年次的林威岐從高中時就開始投資,出社會後靠著自己研究的股市操作方法開始獲利,32歲就擁1000萬元。在30歲那年,買進一間20多坪、550萬元中古屋(自備款100多萬)自住。婚後,他將生活重心放在工作及家庭,每年找到5%~6%的投資標的。他表示,這樣的方式看起來慢,但其實很穩,尤其在空頭的時候,每年仍能達到投資目標,「以100萬元來說,殖利率5%~6%,用複利去滾,12年就翻倍。」今年42歲的他計劃存到3000萬元退休金。

日期:2022-06-16

國際總經

專家帶你從信評、違約率看進場價值 8%殖利率浮現 國人最愛「非投等債」能買?

經歷市場拋售,非投資等級債殖利率來到逾八%水準;法人指出,投資人現階段進場可以「鎖住殖利率」,但也提醒非投資等級債與股市連動性高,恐面臨較高波動風險。

日期:2022-06-15

台股

兆豐金合理價29.3元,套在40元怎麼辦?600張兆豐金大俠曝存股心法,買在高點也照賺

編按:兆豐金(2886)經歷防疫保單之亂、5月稅後淨損11.44億元,又被0056踢出成分股,股價自4月13日高點44.95元,至6月13日收在36.5元,2個月跌幅逾18%。「兆豐金還能存股嗎?」許多存股新手內心不禁忐忑,特別是套在40元以上的投資人更感恐慌,存逾600張兆豐金的存股達人大俠武林分享長期投資的心法,只要做好資金控管、閒錢投資、分批佈局,就算每年都買到高點,10年統計下來都還是獲利的。

日期:2022-06-15

理財

長青好基金 定期定額加碼扣 提早與負報酬說再見

股市下跌,選擇長青基金定期定額扣款不中斷,搭配加碼扣策略,讓績效快速回正,並拉高長期報酬。

日期:2022-06-15

勞保勞退

勞保和國保都有...60歲可以先「這樣領」! 勞保局:必須「雙年金」年資滿15年

勞工朋友工作,不論是選擇勞保或者國民年金,皆是希望未來的退休生活能夠獲得保障;請領老年年金給付的時候,務必多加了解,別錯失了自己的權益。另外,針對勞保和國保都有保險者,只要兩年金的的年資「合計滿15年」,之後的領取方式能有「兩種」;勞保局分享給勞工朋友應該要怎麼領取。

日期:2022-06-12

保險

不要節稅變補稅!買保單「8種課稅地雷」一次看:受益人不論填上多少人,都別忘了法定繼承人

保單具有人身保障功能,因此在課稅上有免稅優惠,但相對地,民眾想要透過保單節稅、傳承資產,也需注意不少眉角,規劃保單會涉及的稅務問題,包含遺產稅、贈與稅、所得稅及最低負稅制,以下整理常見的8種課稅情況,規劃時務必注意。

日期:2022-06-11

國際總經

他山之石》美國勞退自選促進社會安定 智利卻近乎崩盤 兩套極端劇本給台灣的啟示

兩套全球最早實施的勞退自選制度,四十年後的發展狀況卻有天壤之別。借鏡國際經驗,是台灣討論勞退自選制度時必須做好的功課。

日期:2022-06-08

政治社會

癥結探討》不賠錢?不會挑?怕被騙! 勞團三疑慮 制度面如何化解?

勞動部長一句「可討論」,讓不少關注勞退自選投資議題的學者再度翻出舊資料。因為,勞團目前對於勞退自選的許多疑慮,他們已經研究許久,也備妥了制度面的建議解方。

日期:2022-06-08

政治社會

可討論,討論什麼?

本期封面故事報導,是從勞動部長的一句「可討論」開始。關於勞工退休金自選投資議題,日前勞動部長公開表示「可討論」。

日期:2022-06-08

政治社會

我想讓勞退金變大!「自選標的」論辯17年、反對勞工剩沒2成,為何不開放?理由是這個

增進勞工退休生活保障,是「勞退新制」的核心精神。但讓勞工決定如何運用自行提撥的退休金,是否有助於上述目標,17年來,各方始終爭論不休。隨著國際間的成功經驗廣為人知,國內的私校退撫儲金與好享退專案等實驗也表現不俗,過去幾年,強烈反對的聲音似乎小了些 ; 而自明年起,新進公教人員也將採取確定提撥、並開放個人將退休金專戶資產自選投資組合的退撫新制,屆時,在各種職業別中的退休金制度中,僅剩勞工獨缺「自選」。眼見其他職業別相繼跨出第一步,雖仍有勞工團體對勞退自選深感疑慮,但也有人願拋開既定印象,以開放態度討論。當勞退自選日益受到關注,利弊得失勢必越辯越明,跨出第一步時機,或許即將到來。

日期: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