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SA投資專戶今年7月正式上路,初登場階段以業者讓利方式,吸引民眾定期定額投資優質基金。投資人要怎麼開戶?有哪些標的可選擇?本文整理五大關鍵問答,幫助快速掌握新制優點。
日期:2025-07-09
(今周刊1490)台燿從太陽眼鏡起家,走過半世紀轉型為銅箔基板業者,如今靠著深耕高速技術,有望切入AI供應鏈,迎來新一波成長契機。
日期:2025-07-09
「退休金多少才夠? 」過去我多次提醒,1000萬的退休金目標並不夠,每年50萬的被動收入也不夠。近期參加節目錄影時,我習慣建議投資人,以2000萬至3000萬當作退休金的目標。當然,也有不少人覺得,這樣的目標太高,太遙不可及。
日期:2025-07-08
我說過好幾次,如果充分了解高股息ETF,考慮優缺點之後,但還是願意用它來達成情緒價值,那當然沒問題。但問題在現在多人對高股息的了解是基於很多事實上的錯誤迷思,那就無法真正選到自己想要的,所以這篇就是整理了常見的30種相關迷思。假如確定30種迷思都不存在,還是願意買cp值比較差的高股息,那當然沒問題。
日期:2025-07-07
「該買0050、還是0056?」兩派論戰在國內不曾停休,特別是在高股息ETF風起雲湧後,前者指數化投資核心概念是「獲得市場平均報酬」,後者高股息ETF投資概念在於「累積足夠張數,就能靠被動收入財富自由」,曾在主動型基金追逐、卻在金融海嘯跌跤的哆啦王(本名:張遠),在深入研究指數型投資後,認為高股息ETF投資存在「穩定的錯覺」、「對退休財務計算過度簡化」、「高股息ETF更抗跌的偏誤」三大迷思。
日期:2025-07-07
近日網路盛傳「勞保年金月領的結算日是每月15日」,引發不少民眾誤解。對此,「勞保達人」張秘書特別在YouTube影片中澄清,強調「每月15日是錯誤訊息」,提醒民眾切勿被誤導,應以官方資訊為準。
日期:2025-07-06
川普宣示對等關稅8月如期上路,最高稅率上看70%,並已自4日起陸續向各國祭出通知函,台灣稅率開獎倒數,能否低於越南的20%是觀察重點。資深分析師以3情境推估,認為稅率落在15~20%機率最高,對台股屬於中性偏多,半導體先進製程、AI伺服器元件等2類股領漲,但對自行車、工具機、石化、紡織成衣等4產業,則是重大挑戰。
日期:2025-07-06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勞保雖然比國保保費貴一點點,但保障多很多,從投資報酬率的角度來看,勞保除了老年給付比較多,還有動輒幾十萬的傷病或失能給付可請領。達人透露,家庭主婦其實一樣可以保勞保,重點在於如何「創造」工作機會,像是透過加保職業工會,不僅能享有勞保各項給付的權益,還能逐年調高投保薪資,養胖自己的退休金,畢竟勞保年資只要多10年,年金月領額就可能多出逾7000元。
日期:2025-07-05
今周刊編按:大學分科測驗將在7/11-7/12舉辦,這是高三生最後考試關卡,不少學子都想擠進科技業當工程師,得到較高薪水的機會,但其實讀文組的,也可以先參考金控業的「金飯碗」排行,未來選填志願可以作為參考。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6月底公布資料,14家上市金控中,兆豐金以平均年薪170.5萬元,奪下2024年非主管職全職員工薪資冠軍;若從年薪中位數來看,由合庫金以145.2萬元居首。另外觀察平均年薪年增率,凱基金以21.56%調幅居冠,中位數薪資調幅是元大金20.43%最高。
日期:2025-07-04
編按:長壽是福氣,但對許多人而言,如果缺乏妥善的財務規劃,長壽也可能成為下一代的沉重負擔。日本東京的吉田秋,正深陷這樣的兩難。他的父母沒有任何退休儲蓄,年過七旬後的生活重擔,全壓在這位40歲的單身獨子身上。當上一代的理財錯誤,演變成兩代人的困境,我們又能從中學到什麼?
日期: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