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年金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年金共有3954項結果
債券基金

「沒想到幾天能賠上百萬」…連最狂分析師都慘套美債ETF,專家用兩數據給3字箴言應對

被部分網友稱為「最狂分析師」的摩爾證券投顧投資長郭哲榮,日前公布自己的證券庫存,砸下3000萬買美債ETF,但僅短短幾天時間就賠逾百萬,讓他不禁感嘆:「其實比我想像中賠得快,我沒想到債券可以賠那麼快。」

日期:2023-10-26

情感關係

每月和兒子的交集,只剩匯款生活費後的幾句寒暄...獨居老人被詐騙卻坦言:我都明白,只是我好孤單

提告、做筆錄、進入偵查,在不斷努力下,終於說服檢察官對那個逃跑的業務員發出拘票,而明天就要與被告開庭交鋒,我便約了當事人來事務所進行演練。在國外工作的兒子沒辦法一起來,陳爸只好自己前來赴約。

日期:2023-10-26

政治社會

新澳隧道砂石車司機一句恍神「害我爸被撞死,媽聽到噩耗也離世…」女兒悲泣唯一慰藉:爸爸媽媽一起走

宜蘭縣新澳隧道周二(10/24)下午發生重大連環車禍,砂石車在隧道內追撞前方車輛,多輛被擠壓扭曲變形,造成1死、11輕重傷,1名重機騎士被壓在大車下不斷哀號,1名輕傷駕駛說「在隧道發生車禍,要逃都沒地方逃...」。對此,熱愛騎重機的藝人陳為民看了車禍慘況,在臉書感嘆表示「賠償?想太多啦!台灣哪!不要臉耍賴最大!」。交通部長王國材則表示,公路局初步調查顯示,是砂石車駕駛沒有注意前方狀況所產生的重大事故。

日期:2023-10-25

政治社會

柯文哲批民主初選像喝砒霜「喝半罐還是死」!侯友宜喊已讓步3次「柯主席卻選擇寸步不讓」

2024總統大選,「藍白合」談判陷入僵局,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接受平面媒體專訪首度鬆口,為力促政黨輪替,他不堅持選正的,「成事最重要,個人榮辱都是小事」。藍白合不合,週三(10/25)是國民黨給的最後期限,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前一天才說,「我哪有逼婚,要你情我願,歡喜甘願才結的成」,「聘金、聘禮」都可以談。卻仍未放棄民主初選,提議採行民主初選與民調各半方式,決定最終總統參選人。對於開放式民主初選,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回應,「一罐砒霜喝下去會死,喝半罐也還是會死。」開放式初選大家心裡有數,設73個投開票所在國民黨民眾服務處,還沒投都知道結果。侯友宜稍早在臉書發文表示,「柯主席,如果要讓台灣贏,我們就不能只想到自己。」他表示,很遺憾,對於這項最基本的元素,柯主席直到今天,仍然沒有表態同意,而從雙方實際坐下來討論合作以來,國民黨與他始終不設任何前提,甚至做了三次讓步,但柯主席卻選擇,寸步不讓。

日期:2023-10-25

政治社會

40歲辭職照料失智母,卻落得母子2人全靠老人年金過活...50歲大叔的長照悲劇:我太小看失智症了

母親得了失智症後妻子離開,工作也沒了的50多歲男性。自稱為「長照機器人」。

日期:2023-10-25

健康

76歲侯孝賢證實罹阿茲海默症!兒子發聲:確診後遺症超出發展…手上電影無法執行「但經典不會遺忘」

編按:76歲國際級大導侯孝賢驚傳疑似罹患失智症正式退休,外媒報導,身邊知情人士表示「他確定不會再拍電影了」,《刺客聶隱娘》可能成為最後一部作品。外媒報導,侯孝賢台北工作室傳出已經關閉,工作人員也已經遣散,報導甚至表示「這消息對台灣本土可能不算太驚訝,但侯導和家人並未作出公開宣佈,可能是想保有隱私。」侯導兒子侯甫嶽發表聲明證實父親先前已經診斷出阿茲海默症,但沒有減退他對電影的熱情,一直到新冠肺炎確診,後遺症連帶病情才先暫停,「這對我們來說是沒有預想過的發展」。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者人口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成6,預估未來平均1年將增加1萬人,台灣失智症的挑戰越來越大。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部張楷杰醫師表示,失智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其影響和挑戰日益突出。針對廖先生這樣的失智症處理,如何早期辨認、診斷和及時介入將是關鍵。張楷杰指出,許多人前往神經科求醫,主訴是最近常常忘東忘西,擔心自己有了失智症。不過像這樣這麼有「病識感」的人,常常都只是「健忘」,也就是暫時性的短期記憶障礙,可能是因為分心、壓力或睡眠不足所導致,一般來說,健忘的症狀可以隨著休息、放鬆或提醒而恢復記憶。相較之下,失智症是一種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常伴隨著記憶障礙和認知能力的退化。這些症狀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行為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常見有5種症狀,一旦發生就要特別注意是否為失智症。1.容易遺忘生活中,食衣住行的點點滴滴2.遺忘曾經擅長的技能。3.溝通與閱讀障礙。4.五感逐漸不靈敏。5.出現幻覺無法自行判斷事物。

日期:2023-10-25

國際總經

現金不甜了 此刻買債等待黎明 全球殖利率大師 債市關鍵十一問

與「殖利率」博弈40年的經驗告訴伍諾德,升息將告一段落,債市的超額報酬時代,可能就快來臨!

日期:2023-10-25

理財

玉山金、國泰金...一表看8檔金融股獲利!股海老牛:3大吸引力勝高股息ETF「這1檔報酬率翻倍又翻倍」

近期上市櫃金融股已公布前三季自結獲利,成績如何? 高股息ETF吸「金」功力同樣可觀,不少存股族蠢蠢欲動,《今周刊》專訪存股達人股海老牛,解讀金融股後市。

日期:2023-10-25

政治社會

完整調查結果》耐力賽期中考 北市、桃園蟬聯六都特優獎 疫後整隊 盤點最強永續城市

永續發展是一場考驗耐力的長跑。《今周刊》SDGs大調查邁入第四年,在疫情與經濟衰退未散的烏雲之中,持續記錄全台二十一縣市在永續賽道上的身影與進程。

日期:2023-10-24

台股

金管會配息禁令,富邦金、開發金、新光金...盤點6家壽險金控2024年前景:不能無腦歐印金融股了

至於2023年沒配息的開發金及新光金,若參考2022年烏俄戰爭對壽險金控的影響力及擴散性,展望2024年看起來也不是太妙,壽險金控真的要變成「受限」金控了...

日期: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