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年金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年金共有3876項結果
國際總經

大師專訪〉2024年將是「政策之變」的一年 陶冬拆解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轉折

(今周刊1407)談及二○二四年全球經濟,電話另一端的知名經濟學家陶冬略微沉思了一下,彷彿一字一句,都要經過斟酌再三⋯⋯。隨後,他用簡短的四個字,試圖為來年複雜的國際總體經濟環境,勾勒出一個大致的輪廓。「這,將是『政策之變』的一年。」

日期:2023-12-06

全球股市

美國公債殖利率暗藏投資密碼!郭恭克:「預期降息氛圍」將延續到明年第一季,有利股債雙漲

11月下旬公告的10月美國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年增率從10月的3.4%大幅下降至3.0%,創2021年3月以來最低點,印證美國通膨數據持續降溫之中,且出現加速態勢。

日期:2023-12-05

全球股市

2024會比今年動盪!富蘭克林投顧資深副總羅尤美:投資人可能要綁緊安全帶「靠優質3收益組合,可安然度過」

今年即將落幕,由今周刊主辦的「穩局中的契機」經濟展望論壇,邀請富蘭克林投顧資深副總經理羅尤美展望明(2024)年經濟。羅尤美指出,明年市場動盪將會超過今年,明年金融市場有三大變數,建議投資人明年除在股市布局外,也應關注價值型投資,包含債券、平衡型收益,建議持股4成,收益型投資6成。

日期:2023-12-04

台股

經濟展望論壇》美晶片法其實是在間接保護台灣!謝金河點評未來30年投資大勢:一定要避開中國這「強項」

《今周刊》第二屆「經濟展望論壇」周一(12/4)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登場,在專題演講部分,以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壓軸,他以「綜觀全局 2024經濟局勢洞見觀瞻 」為題,替聽眾剖析整體經濟情勢。

日期:2023-12-04

理財

擔心淪為下流老人?年薪80萬中產階級「務實存股法」,搭配勞保勞退月領5萬養老金

常常有投資新鮮人看完媒體報導之後,興奮的問版主一些凡人難以達成的問題。例如,如何才能40歲之前年領股利百萬、如何40歲之前股票資產突破兩千萬、如何40歲之前持有一千張00878(或0056、合庫金、中信金等)。

日期:2023-12-03

台股

中信金、兆豐金、富邦金...存股誰香?金控獲利飆高,股利可望更好!他曝4大心法「靠股息養一輩子」

上市金控業獲利旺,隨著金融股法說接力,各家股利政策成法人與存股族的聚焦重點。14家金控第3季財報出爐,今年前三季14家金控稅後純益3386.8億元,是2022年全年獲利的1.2倍;金控總股息2000億元,可望僅次2021年的2,384億元,成為史上次高紀錄。法人以今年EPS推算,富邦金股利上看2元,兆豐金估1.8元起跳;至於中信金、台新金、永豐金則挑戰1元,開發金法人估金額上看0.6元,華南金與合庫金也有向1元看齊的可能。

日期:2023-11-30

心法與觀點

存股助理第411期︱2023年高股息ETF豐收後的3個反思

2023年對高股息ETF投資人而言是豐收的一年,存股池研究追蹤的股票型高股息ETF績效表現耀眼。在獲利滿滿之餘,我們對此有幾個反思,也提醒未來的幾個機會與風險。

日期:2023-11-29

勞保勞退

勞保月退60歲提早領,少奮鬥5年退休金還更多?達人以投保薪資4.5萬、年資25年試算「幾歲領最划算」

根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我國已於 2018 年轉為高齡社會(65 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 14%),預計會在 2025 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 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 20%)。人口結構的轉變,造成勞保老年給付件數及金額快速增加,政府退休年金的財務壓力升高,想要退休後的生活無須擔心經濟問題,規畫退休金是第二人生的重要課題。

日期:2023-11-27

勞保勞退

月底發錢了!勞保、國保10筆給付「這2天」入帳…他勞保繳24年,為何猝逝拿不到給付?

時序進入11月尾聲,根據勞動部勞保局網站資料,最後一週仍有10筆補助及津貼會陸續入帳,包括勞保年金、勞退月退休金、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

日期:2023-11-27

全球股市

2023金博會》Fed明年降息,美元高利定存怎麼調整?大佛李其展給祕技!台股何時突破萬八,前政府基金操盤手解密

今周刊於11/24-26於世貿一館舉辦國際金融博覽會,禮拜天的理財舞台邀請兩位講師,分別是外匯專家李其展,及前政府基金操盤手黃豐凱,分享明年投資想法,現場觀眾反應熱烈,座無虛席。

日期:202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