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軍公教年金改革自2018年起推動5年以來,已挹注退撫基金2200億元,為總統蔡英文重要政績之一,明年年改目標節省539億元,而預算編列收繳1506億元,較今年將增11%。觀察2023年7月1日因新進公教退撫新制上路,未來參與基金提撥人數將縮減,但定期退撫給付的人數卻快速累積,2011年為357億元,到2022年已經高達1023億元,增加1.86倍;且2019年起定期退撫給付金額,佔退撫支出比重均超過95%。不過,考試院副祕書長劉建忻表示,退撫基金財務缺口已修法由政府分年撥補,考試院與行政院也已建立年金制度監控機制,確保退撫基金在30年內穩健經營。
日期:2023-12-26
2023年即將進入尾聲,知名財經月刊《全球金融》(Global Finance)在12月21日公布2023年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排行,值得注意的是,地球上許多最富有的國家也是最小的國家之一,其中台灣位居第14名,在德國、日本、瑞典、奧地利、澳洲、日本與南韓等大國之前。至於前3名者,分別是愛爾蘭、盧森堡、新加坡。
日期:2023-12-25
國家退休基金永續轉型是我們對世代承諾的體現。台灣退休基金長期不足額提撥,缺乏台幣的長期債券投資標的,加上人口結構急劇轉變,少子化、高齡化和超單身世代,對我們國家退休金的永續性和充足性帶來巨大的挑戰。隨著2024年總統大選白熱化,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呼籲三黨候選人正視我國退休金制度問題、並啟動轉型改革,為年輕世代謀取更美好的生活水準及老後退休的富足人生。
日期:2023-12-25
2023年進入尾聲,2024年元旦起許多新制將上路,《數位時代》一文帶您了解有哪些重點。
日期:2023-12-25
隨著2024年總統大選白熱化,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今(22)日召開記者會,呼籲三黨候選人正視我國退休金制度問題、應啟動轉型改革,並現場遞交建言書給三黨政策幕僚。
日期:2023-12-22
從運河熱到鐵路熱開通新運河能連結不同城鎮、製造廠與市場,引起了地方人士的興趣,但其實建造運河的科技本身並不新穎—畢竟早在羅馬時代人們就懂得建溝渠了,運河不過是將水運的優點延伸到了過去沒能使用水運的地區。
日期:2023-12-21
隨著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現代人退休後難以放心只靠一份退休金生活,也因此,近年來有愈來愈多中高齡長輩再投入職場工作,為的就是要讓晚年生活更無虞。退休後的人即便早已請領勞保老年年金、勞工退休金,但若符合條件,仍能再領「第三筆退休金」,讓人能更安心。
日期:2023-12-21
今年金鑫獎的重要個人獎項,卓越成就獎頒給國巨董事長陳泰銘。27年來,陳泰銘如何透過國際併購,讓國巨產品、技術、市場、客戶全面升級?
日期:2023-12-20
記得錦繡山太陽宮謁靈的盛事前天朝鮮的偉大領導人金正恩親率文武百官到錦繡山太陽宮去謁靈,12月17日是金正恩的父親金正日逝世記念日,2011年71歲的金正日在火車上辭世,迄今已12年,金正恩在兄弟競爭中登上大位,成為第三代領導人。
日期:2023-12-19
每到年底老牛都有預估明年金融股股利的習慣,沒想到夥伴記性真好,還會不時來提醒,恰好前幾天公布11月金融股自結,全年獲利的輪廓大致底定,這不就雙手奉上了嗎~
日期: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