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台積電(2330)股東會正面,董事長魏哲家喊「多買我們家股票就沒錯」,再加上美股輝達市值重返第一,帶動台股科技股大漲,金融股也同步發動攻勢,終場台積電大漲40元或4.21%至990元收最高,台股猛噴491.16點或2.32%至21618.09點,成功站上月線。三大法人單日買超285億元,其中外資買超203億元,投信買超44億,自營商合計則是買超37億元。分析師指出,台股仍須留心台幣升值衝擊5月營收、ETF換股高峰與台積電貼息等3大風險,不妨買進防禦性較高的高股息ETF,如00919等,短線會是不錯的投資策略。
日期:2025-06-04
(今周刊1485)「台灣的主權基金籌措會參考國際間模式,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韓國國家主權基金KIC等……。」就在總統賴清德於就職周年演說拋出成立「主權基金」構想一周後,五月二十七日,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首度對外表示,除了主權基金已發展多年、國人相對熟悉的新加坡之外,鄰近的韓國也將成為台灣的重要參考對象。
日期:2025-06-04
最高法院的一紙裁定,使得保單強制執行案件飆破百萬件,引爆諸多執行亂象。政府配套不足、執行標準不一,讓許多本該被豁免的保單遭錯殺,民眾權益怎麼兼顧?
日期:2025-06-04
人工智慧正全面重塑產業面貌,日前人工智慧與雲端服務供應商 CloudMile 萬里雲集團舉辦的「 AI 金融新未來 資安創永續 2025 金融數位策略高階早餐會」,邀集產官學界多位權威專家,深度剖析實務經驗與前瞻趨勢,激盪出業界新一輪對話與創新思維。
日期:2025-06-04
(今周刊1485)當川普對等關稅上路、台灣產業在風雨中亟欲「尋覓新岸」的此刻,「主權基金」這個過去屢被討論,卻始終難以落地的議題,隨著總統賴清德於就職周年演說中的高調宣示,再度被推向了鎂光燈前。究竟,台灣是否適合成立主權基金?如果設立,相關的監理與治理架構又該如何制訂?這筆代表國人共同利益的資金活水,又如何投向全球,創造新的報酬與發展想像?
日期:2025-06-04
勞工退休金制度一向是國人關注焦點,但你知道嗎?同樣年資、不同規劃,退休後每月可領金額可能差到1萬多元,累積起來甚至高達250萬元!勞保達人「張秘書」在其YouTube頻道分享兩則實例,深入解析如何讓你的「勞保價值最大化」。
日期:2025-06-03
遇到大地震,蹲低身體、找到掩護體躲著,有機會離開建築物的話,一波大震停歇後,在頻震間隙中撤到空曠處,不要肖想搶救財物,因為無法判斷剛結束的大震是前震還是主震,住在靠海地區,還要趕緊看海嘯警報,可能還得繼續比腳程,逃命先。目前的金融市場變局,如同處於大地震階段,川普的解放日宣告,並不是主震,越來越像一系列地震的前震期,更凶猛的時刻,可能尚未到來。
日期:2025-06-03
「我不是不賣,是沒有非賣不可的理由。」在《鈔錢部署》節目中,「存股達人」謝士英這句話,道出他長年存股的心法。退休教師謝士英45歲才存股、年領250萬股息,長期持有聯電(2303)、玉山金(2884)等股票,他一張都不賣的堅持,在股市漲跌之間反而顯得更具穿透力。謝士英暢談他手中的三檔金融股——玉山金、永豐金(2890)、富邦金(2881),以及不碰中信金(2891)的理由。他的投資哲學,無關華麗操作,而是一種以時間為盟友的生活方式。
日期:2025-06-02
不少人誤以為勞保、國民年金老年給付只能擇一請領,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兩項老年給付也可以同時領,加上勞退金,若退休時若有累計勞保年資、國保年資,以及勞退個人專戶資金,最多一次可領三筆錢,一文秒懂三大退休保障。
日期:2025-06-01
今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將加速老化。目前勞保基金財務危機尚未解除,今年又面對美國關稅危機、台幣升息、通膨高漲、金融市場動盪,令許多民眾驚心動魄,擔心未來退休金可能會嚴重縮水。面對這麼多的挑戰,台灣勞工的退休金究竟該如何守護?
日期:202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