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年金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年金共有3954項結果
保險

不要節稅變補稅!買保單「8種課稅地雷」一次看:受益人不論填上多少人,都別忘了法定繼承人

保單具有人身保障功能,因此在課稅上有免稅優惠,但相對地,民眾想要透過保單節稅、傳承資產,也需注意不少眉角,規劃保單會涉及的稅務問題,包含遺產稅、贈與稅、所得稅及最低負稅制,以下整理常見的8種課稅情況,規劃時務必注意。

日期:2022-06-11

國際總經

他山之石》美國勞退自選促進社會安定 智利卻近乎崩盤 兩套極端劇本給台灣的啟示

兩套全球最早實施的勞退自選制度,四十年後的發展狀況卻有天壤之別。借鏡國際經驗,是台灣討論勞退自選制度時必須做好的功課。

日期:2022-06-08

政治社會

癥結探討》不賠錢?不會挑?怕被騙! 勞團三疑慮 制度面如何化解?

勞動部長一句「可討論」,讓不少關注勞退自選投資議題的學者再度翻出舊資料。因為,勞團目前對於勞退自選的許多疑慮,他們已經研究許久,也備妥了制度面的建議解方。

日期:2022-06-08

政治社會

可討論,討論什麼?

本期封面故事報導,是從勞動部長的一句「可討論」開始。關於勞工退休金自選投資議題,日前勞動部長公開表示「可討論」。

日期:2022-06-08

政治社會

我想讓勞退金變大!「自選標的」論辯17年、反對勞工剩沒2成,為何不開放?理由是這個

增進勞工退休生活保障,是「勞退新制」的核心精神。但讓勞工決定如何運用自行提撥的退休金,是否有助於上述目標,17年來,各方始終爭論不休。隨著國際間的成功經驗廣為人知,國內的私校退撫儲金與好享退專案等實驗也表現不俗,過去幾年,強烈反對的聲音似乎小了些 ; 而自明年起,新進公教人員也將採取確定提撥、並開放個人將退休金專戶資產自選投資組合的退撫新制,屆時,在各種職業別中的退休金制度中,僅剩勞工獨缺「自選」。眼見其他職業別相繼跨出第一步,雖仍有勞工團體對勞退自選深感疑慮,但也有人願拋開既定印象,以開放態度討論。當勞退自選日益受到關注,利弊得失勢必越辯越明,跨出第一步時機,或許即將到來。

日期:2022-06-08

國際總經

臉書二當家離職有貓膩?桑德伯格14年奉獻劃句點 內部爆料:她早沒影響力、正被Meta內部調查

編按:臉書二當家、Meta營運總監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宣布將在今年秋季離開Meta,讓外界備感震驚也猜測背後原因並不單純;美國媒體引述消息人士說法,指出桑伯格丟出離職震撼彈的同時,也因被指控利用公司資源策劃婚禮,正被內部調查中。不過Meta發言人諾蘭 (Caroline Nolan) 表示,這一切都與桑德伯格個人的離職決定無關。

日期:2022-06-04

政治社會

台北市長選舉「三腳督」成形,蔣萬安的真正勁敵是黃珊珊!想再現藍天?只有這方法

台北市長選舉「三腳督」已然成形,表面上是藍、綠、白三者相爭,實質上比較傾向於「二藍一綠」戰局,除非二藍可以完全壓低綠的選票,不讓綠有漁翁得利機會,否則二藍猛虎相爭必有一傷,也就是說國民黨參選人蔣萬安的主要勁敵,不在民進黨,而是可能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北市副市長黃珊珊。

日期:2022-06-02

房地產

「父母幫忙是情分,不幫忙是本分!」給60歲退休族忠告:拿養老金幫兒女買房,老了靠誰?

鄰居鳳姊是一名公務員,從來不知道失眠是何滋味,現在每天輾轉無法入睡,因為她擔心年金改革,以後繳不起房貸,會變成法拍屋,一生心血付諸流水。可是我不懂,眼見明年60歲,工作與收入穩定,子女已在工作賺錢,怎麼會還在擔心房貸的問題呢?

日期:2022-06-02

退休

不管年歲多大,都別輕易認定人生落幕!70歲奶奶退休後踏遍20個國家:並非死在故鄉才是最好的死法

我不會開車,不會游泳,甚至連腳踏車也不會騎。拿腳踏車來說,年輕時我曾嘗試著騎了好幾回,在總是摔得人仰馬翻、膝蓋上也留下深深的傷口之後,我才不得不夾著尾巴,低頭認栽。運動細胞那麼不發達的我,卻在去年學起了腳踏車,還在這把年紀學會了呢。雖然是四輪腳踏車啦。話說,即使騎的是四輪車,倒也不是剛起步就完全不會摔跤。無論如何,年輕時做不到的事情,居然在上年紀之後學成了。

日期:2022-06-01

理財

旋轉木馬

美股三大指數的跌勢終於止步,周線大幅反彈;建議投資人現在要盯緊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再決定加碼。

日期: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