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越來越多人在討論「ESG」,雖然我在一年多前就已經聽過這個名詞,但當時認識「ESG」的人不太多,所以也沒有深入的研究。直到近期看到《今周刊》許多相關的報導,以及我們主管機關的大力推動,讓這個過往不太被重視的議題,再次地被投資市場所關注。
日期:2022-04-13
美國聯準會表態未來將加速升息,台灣金融股應聲大漲。自3月份以來,集中市場的金融指數漲幅已逼近15%,投資人對於手中漲多的金融族群,該如何操作?對此,今周刊存股助理電子報總編輯謝富旭認為,投資人可透過三項指標挑選金融股,並採取「獲利了結、汰弱存強」的操作策略。
日期:2022-04-13
金融股備受小資族和存股族喜愛,即使在高股息ETF選擇多元的今天,依然有著不少股民喜愛金融股,那麼在兩者間做選擇,有沒有方法一次全都要呢?答案是「有的」,就是買元大MSCI金融(0055)!
日期:2022-04-13
有一位網友大大,寫私訊詢問我,幫他的父母親規劃退休現金流的問題。大意是他的父母親每一位各有每月2萬元的月退休金,也就是兩位加起來每月4萬元,一年就是總共48萬現金流。
日期:2022-04-11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4-08
升息打通膨,許多投資人也因此買入金融股對抗,不過並非所有的金融股都受惠於升息。有財經專家提醒,「壽險雙雄」國泰金(2882)與富邦金(2881)反而是升息環境之下的受害股;而合庫金(5880)和臺企銀(2834)這種有大量放貸的銀行股,才可以享受較大利差!
日期:2022-04-08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4-07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4-06
戰爭、通膨、升息環境下,投資贏家們都在做哪些布局盤算?「高息、高成長、價值低估股」似乎已是他們今年投資布局的主旋律,在此,他們分享成長型電子股、原物料景氣循環股、穩收息金融股的操作心法,親授價差、股息兩頭賺的投資攻略。
日期:2022-04-06
清明節前夕,上市上櫃公司公布前一年度業績,全體上市櫃公司淨利加總4.298兆元,這個數字與我在第三季財報公布後,預估保守4.2兆,樂觀4.3兆元,正好落在這個範圍,而且,幾乎是最高達標。4.298兆元的浄利到底是多好?在2019年之前,台灣全體上市櫃企業淨利從未超過2兆,去年的2.46兆元,已是史上最佳成績單,去年的4.298兆元比前年的2.46兆元成長74.72%,這是去年全球盈餘增長最大的市場。
日期:202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