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改變生活,也帶來投資市場新的面貌,檢測與疫苗需求崛起;美中衝突加劇,貿易戰升級科技戰,中國「去美化」帶動轉單效應,資金往IC設計等高價電子股靠攏。
日期:2020-07-06
今年5月,中華電信發行3百億元的公司債,他們看好5G時代數位服務的機會,準備發動一系列併購案,搶進B2B2X的新商業模式。
日期:2020-07-02
名列德國DAX成分股的威卡公司承認19億歐元現金「失蹤」,3天後聲請破產;傷害最大的除了股東外,還有從《金融時報》2年前揭弊以來就極力包庇的梅克爾政府。
日期:2020-07-01
「我不會當這一任的董事,不會上任,就算依法上任,也會即刻辭職。」就在大同公司股東會還在喧鬧之中,尚未結束,剛剛熱騰騰被公告當選的「新董事會」成員之一、前法務部次長陳守煌,正式向《今周刊》宣示,他立刻辭去大同董事的決心。
日期:2020-07-01
隨著上市櫃公司在3月31日前公布去年的年報之後,公司也陸續召開董事會,宣布股利政策,引爆2020年的除權息大戲,存股族將目光的焦點移轉到高殖利率的股票上。
日期:2020-06-30
隨著ETF與特別股等金融商品發展成熟化,能打造「低波動增值」組合的選擇愈來愈多,投資人若用心學習理財的話,將可創造遠比儲蓄險更佳的報酬率與獲利。
日期:2020-06-23
56歲的趙媽媽,是任職於中央部會的公務員,她的先生任職於建築公司。趙媽媽目前已經擁有5張儲蓄險,其中4張已繳完,每年均可領回紅利,剩下一張10年期保單,每年要繳26萬元保費,還要再繳7年。
日期:2020-06-23
如果你的人生只能投資20次,你還會隨意出手嗎?讓我們來看看華倫‧巴菲特的棒球投資哲學理念。
日期:2020-06-23
金管會整頓壽險保單「高保費、低保障」現象,要求提高壽險保額、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等規定,將於7月1日上路,影響所及,過去熱銷的儲蓄險,將因保費大幅提高而逐漸退出市場。以往,國人一年有6000億元的資金投入儲蓄險之中,如今,這筆「熱錢」該往何處去?
日期:2020-06-23
世界銀行預估,全球經濟將因疫情,面臨150年來最嚴重的崩跌,但因美國聯準會大舉印鈔救市,讓股市出現弔詭的「鬼推磨行情」。然而,讓人擔心的是,撒錢後伴隨而來的後遺症,也就是潛在的通膨危機;對此,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分析:「根據通膨發生的兩要件,景氣回溫時可能出現通膨。」
日期:2020-06-22